中国骨伤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国家级 双月刊

时间:2023-04-12 15:22:00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杂志是由重庆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会和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主办,其特点是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覆盖面宽、发行量大、广告效果好。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馆藏期刊借阅统计表明,她是最受读者喜爱的刊物之一。本刊是中国学术、学位评定论文认定期刊,是中国学术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也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同时还是中国自动化在线网站和北极星电力电信专业网站收录期刊。主要报道控制理论、系统理论、自动化技术、工业自动化仪表、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发展动态、经验交流。适合于从事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计算机应用、机电仪一体化、自动控制等专业的科研、设计、应用、生产、销售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管理干部、技术工人阅读。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杂志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O一1066/IP,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lO01-9227,邮发代号:78-8。本刊为大l6开本,图文并茂,印刷装帧精美,双月刊,逢单月25日出版。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1 来稿应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创新性和实用性。内容实事求是,论点鲜明,数据可靠,层次清楚,文字精练;全文一般不少于3000字、不宜超过5500字(包括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
2 文章一律使用法定简化汉字、规范的科技名词及专业术语、规范的量名称及其符号,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及其符号,全文的名词术语应一致。
3 文稿采用W0rd2o00/2o03文件格式,计算机打印用A4纸、5号字、单倍行距,务必单面打印并校对无误;外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应准确,容易混淆的字母应标明文种。
4 文章命题应准确,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O个字。
5 文章署名顺序应按工作贡献大小确定,一般不宜超过3人。
6 文章须写摘要和关键词。摘要一般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而重点是结论,字数一般为150~200字;关键词包括主题词和自由词,一般为3~5个。
7 前言不宜太长,应开门见山,重点说明文章研讨的背景和目的。
8 文中的插图、表格随文排,应规范和具有自明性。插图简洁、清晰,表格采用三线表(可加辅助线)形式。
凡用文字能表达清楚的,尽量不用图或表。
9 文章的结论应严谨准确,如无重要学术价值的结论可不写或写成结语形式。
10 文稿中摘编或弓1用他人作品,应在文中弓l用处标注序号,并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对应列出。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应多于5篇。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其著录格式举例如下:
期刊[标弓I项顺序号]作者(3位以内全部列出,下同).题名[J].刊名,其他刊名信息,年,卷(期)(或年
(期):起止页码.专著[标引项顺序号】著者.书名咖.其他责任者.版本(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弓l文页码.学位论文[标弓i项顺序号】作者.题名[D].出版地或保存者,出版者或保存者,出版年.
11 来稿请附第1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一),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学位,职称,
职务,主要研究方向或现从事的工作,联系电话或电子邮箱,100字以内。
12 文章不得一稿两投(在内部刊物上发表过的文章不受此限)。
13 请作者自留底稿,如果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的稿件处理结果通知书,作者可自行处理。未刊用稿件恕不退
稿。
14 文章如发生知识产权争议,责任由作者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文字性修改、删节。
15 为了更好地加快具有自主创新技术成果的交流,即凡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的论文,获得国家专利的论文,以及获得国家重要奖项的论文等,应及时提供证明材料复印件,经专家审查可以刊用的文章,本刊优先发表。
16 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主要执笔人)应写清其详细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以便及时、准确联
系和投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