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会同:农林产业迈出发展“加速度”
时间:2023-04-13 15:58:51
“一天挖笋500余斤,劳务计价0.6元一斤,立马进账300余元!”4月10日,会同县金子岩侗族苗族乡赤土村村民杨汉森把笋用林基地挖的春笋送到县内一竹笋加工企业——湖南绿地高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揣着换来的“红票子”乐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会同县着力践行“两山”理论,坚持绿色发展,结合县情实际,探索农村闲散土地、山林等资源向大户、能人集中流转经营的办法,着力提高农林资源管护质量、生态价值实现,推动农林产业化发展。
“公司按‘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全县范围内流转楠竹4万余亩,楠竹低改2万亩,修建林道100余公里,建立村级合作社25个。”湖南绿地高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苛嘉介绍,去年,公司让近4000个农户家庭获得了5000至10000元不等的收入,合作社所在的25个村集体也获得每个村5至10万元不等的收益。
该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坚持大抓实体、大兴产业,大力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抓好茶叶、魔芋、竹笋等农业产业“十个一”工程,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推出绿色金融产品“林权贷”,为农林产业发展再添动力。
去年,会同与湖南农业发展投资集团、补天药业等达成招商引资项目14个、合同引资48.5亿元。今年一季度,总投资29.4亿元,涉及绿色农林产品及其加工、医药大健康等产业领域的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并迅速推进;会同连山神农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会同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项目入列湖南今年重点建设项目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