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骨伤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罕见皮肤病易复发 专家提醒规范化诊疗是关键

时间:2024-02-19 10:15:26

全身满是脓疱,发作时又痛又痒,整夜无法安稳入睡……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这一种罕见皮肤病。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皮肤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陈永锋教授近日在广州表示,此类患者发病时非常严重,反复发作,甚至危及生命,患者需要积极治疗、规范治疗,做好疾病合理的长期控制。

 

  陈永锋介绍,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是一种罕见却较严重的皮肤疾病,患者的皮肤会广泛爆发充满脓液的水泡(脓疱),并有痛感,可能伴发高热等全身症状。同时,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会反复发作,也可能呈持续性发病,伴发肝肾损害,会因继发感染、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异质性高,且疾病认知不足,患者常面临误诊、漏诊的局面。

 

  在中国,每十万人中就约有1人至2人患病。在我国,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病率呈现“双峰”分布:首次出现的患病高峰为0岁~3岁;第二个患病高峰则为30岁~39岁。

 

  该病发病原因众多,药物、感染和基因突变均可能是诱因,“一部分是遗传,一部分是不当治疗造成的感染,比如找江湖游医,乱涂乱泡,这些都会加重病情。”陈永锋说,目前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有很多种,但大多是用于治疗斑块型银屑病。

 

  作为一种复发性或反复发作的皮肤罕见病,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常规治疗手段作用机制不够精准且无法控制复发,同时易造成较大副作用,对患者的身心和经济均带来负担。因此,亟需更为精准且安全的药物。

 

  1月1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落地实施。用于治疗成人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发作的创新靶向生物制剂陆续在全国多地开出纳入医保报销后的首张处方。“如今我们拥有了专门针对脓疱型银屑病发病靶点的药物上市,治疗的难题得到解决,这对于一部分患者来说,的确是很大的福音。”陈永锋说。

 

  哪些症状出现提示需立即就医?《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教手册》指出,毫无预警地出现广泛的脓疱和其他全身症状提示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可能发作了,例如皮肤出现广泛的红斑、疼痛的脓疱和干燥的鳞屑;患者可能感到极度疲倦、肌肉无力和关节疼痛,还可能感到发冷恶心或没有食欲。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虽然无法彻底治愈,但可以通过规范的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降低发作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陈永锋称,平日可以按照一般的银屑病流程保护,比如说冬天注意保暖,夏天不要喝酒、不要高蛋白的饮食。如果原来有银屑病,然后继发的就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