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写作技巧
时间:2024-05-29 14:59:53
在论文写作的漫长征途中,开题报告无疑是起点的重要一步。这份报告主要由四大部分构筑而成:1.文献综述,2.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及工具,3.参考文献罗列,4.研究进度规划。而今,我们将聚焦于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文献综述,来探讨其撰写的艺术。
一、文献综述概述
文献综述,乃是研究者在深入研读特定主题的文献后,通过理解、整理、综合与融会贯通,对同类研究的多篇文章所蕴含的基本事实、核心观点与方法进行概括、分析与评价后形成的一种独特文体,它与研究论文有着显著的区别。
一份完整的文献综述,通常应涵盖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历程与现状,当前主流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手段,本课题的核心研究方向,以及亟待攻克的关键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其篇幅一般控制在1500至2000字左右,以确保内容的精炼与完整。
二、综述内容的层次与重点
文献综述的具体结构和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深层意义——详细描绘研究现状——进行综合性评述——列出参考文献;
撰写前言——概述当前的研究状况及主流观点——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矛盾与不足——附上参考文献;
总结当前研究的主导方向和核心观点——揭示研究中存在的矛盾与不足——提供参考文献;
追溯理论的起源及其演变过程——综述国外的相关研究——回顾国内的研究概况——作者对以上综述进行客观评价——列举参考文献。
(一)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深层意义
在这一环节,我们需要清晰阐述选择该课题的动因、目的、意义,概述其学术背景、当前的研究状况、争议的焦点,以及编写过程中的资料收集范围等。此部分内容需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字数控制在200至300字之间,以帮助读者对综述形成一个初步且全面的了解。
(二)详细描绘研究现状
研究现状是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它详细叙述了某一时期某一学科领域的现状、水平和取得的成就。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依次综述各个关键问题,列举各种观点、理论、方法、数据,并对每一项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评价。同时,还需列举历年来的研究成果和数据,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推演和论证。
关于研究现状的撰写,其思路可大致划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概括所选文献的研究重心、采用的研究手段以及得出的研究结论;
其次,深入分析和评价这些文献所作出的贡献、产生的影响以及存在的优缺点;
最后,进行整合总结,提出可行的改进方向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切入点。
(三)综合性评述
评述环节,实际上是对前述内容的总结与升华。在这里,我们可以指出自己论述的亮点与不足,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也可以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前瞻性的展望。评述作为一个结语性的部分,应突出重点,字数控制在200至300字左右为宜。
(四)参考文献的详细罗列
参考文献是论文综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详细列出了在综述过程中引用和参考的所有文献,包括篇目、作者以及具体的出处等,以确保学术的严谨性和可追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