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骨伤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鹅掌风

时间:2024-12-06 15:39:31

概述

鹅掌风(goose-web wind;tinea manuum)为病名。是指以手掌部皮肤粗糙、肥厚、干裂为特征的癣病。多数单侧发病,也可染及双手。男女老幼均可染病,以成年人多见。

鹅掌风相当于西医的手癣。亦包括手部皲裂性湿疹,掌跖角化症等。

症状

《外科正宗》卷四:“初起红斑白点,久则皮肤枯厚破裂不已……”

男女老幼均可染病,以成年人多见。多数单侧发病,也可染及双手。

初起手掌及手指皮下生小水疱、瘙痒,继而疱破,迭起白皮,脱屑,日久手掌皮肤粗糙变厚;甚则皲裂疼痛,入冬加重,自掌心可遍及全手;进一步发展可染及指甲并使之变厚,色灰黑而脆,病程缠绵,经久不愈。

鹅掌风以掌心或指缝水疱或掌部皮肤角化脱屑、水疱为皮损特点。水疱散在或簇集,不断蔓延,瘙痒难忍。水疱破后干枯,叠起白皮,中心向愈,四周继发疱疹。并可延及手背、腕部,若反复发作,可致手掌皮肤肥厚,枯槁干裂,疼痛,屈伸不利,宛如鹅掌。病情迁延,反复发作,每于夏天起水疱,病情加剧,在冬天则枯裂疼痛加重。

病因病机

鹅掌风多因感受风毒,凝结皮肤,气血失养所致;或由接触传染而得。

需要与鹅掌风相鉴别的疾病

手部湿疮

手部湿疮应与鹅掌风相鉴别。皮损多形性,边界不清,瘙痒显著,反复发作。

掌跖角化病

掌跖角化病当与鹅掌风、脚湿气脱屑相鉴别。多自幼年即发病,手掌及足底有对称性的角化和皲裂,无水疱等炎性反应。

鹅掌风的辨证分型

风湿蕴肤证

鹅掌风·风湿蕴肤证(goose-web wind with pattern of wind-dampness amassing in skin)是指风湿蕴于手掌,以手掌或指间水疱如晶,涸干脱屑,境界明显,渐次扩大,或指间潮红,湿烂,舌质红,舌苔白或腻,脉滑为常见症的鹅掌风证候。

血虚风燥证

鹅掌风·血虚风燥证(goose-web wind with pattern of wind-dryness due to blood deficiency)是指血虚风燥,以手掌皮肤肥厚粗糙、干燥、龟裂,或水疱不显,干涸落屑,舌质淡红,舌苔薄,脉细为常见症的鹅掌风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