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上海医药新突破!1类抑酸药,烧心不再困扰!
时间:2024-12-27 10:08:44
“烧心”这一术语在医学上被称为反流性食管炎(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是胃酸从胃反流到食道,导致严重的疼痛和粘膜侵蚀。这种疾病引起的疼痛症状常常被人们称为“烧心”。目前已有的疗法不足以在24小时内一直维持正常的食道pH值。在接受传统质子泵抑制剂(PPI)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约40%患者的症状得不到有效缓解,这部分患者持续遭受胃灼热和胃酸倒流的痛苦。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上海医药引进了一种新一代抑酸药物——戊二酸利那拉生酯胶囊(X842),这是一种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断剂(P-CAB)。该药物通过竞争性阻断H-K-ATP酶中的钾离子活性,从而抑制胃酸分泌。与现有的PPI药物相比,P-CAB药物具有起效快、抑酸持久、方便服用(无需餐前服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这使得它成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替代方案。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公示,X842已于近期正式获得批准,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此前,该产品在中国完成了多项临床试验,包括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3期临床研究,以评价X842胶囊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些试验结果显示,X842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表现出色,不仅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症状,还在耐受性方面优于现有的治疗方案。
上海医药早在2021年就与贵州生诺生物及其全资子公司江苏太瑞生诺签订了合作协议,以不超过人民币6.9亿元的交易金额取得X842项目原料药及制剂在中国区域(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的独家委托生产和所有适应症的工业销售权。这一合作标志着上海医药在创新药物引进方面的重大举措,也体现了其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承诺。
除了反流性食管炎外,X842还在探索针对幽门螺杆菌和十二指肠溃疡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适应症。这进一步扩大了其应用范围,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对于长期受“烧心”困扰的患者来说,X842的上市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它不仅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还减少了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未来,随着更多临床试验数据的积累和进一步的研究,X842有望在更多的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海医药引进的新型抑酸药物X842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它的快速起效、持久抑酸以及较少的不良反应使其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治疗选择。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新药将会帮助越来越多的患者摆脱“烧心”的困扰,重获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