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布洛芬的禁忌,你必须知道!
时间:2025-02-08 14:48:44
布洛芬,这个名字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无论是头疼脑热,还是关节疼痛,它似乎总能成为人们缓解不适的选择之一。然而,布洛芬并非“万能药”,在使用时有着诸多禁忌需要我们注意。只有正确认识和使用布洛芬,才能更好地保障我们的健康。
一、布洛芬的常见应用场景
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的作用,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以及痛经等。同时,它也能有效降低发热时的体温,是许多家庭药箱中的常备药物之一。
二、布洛芬的禁忌人群
1.过敏者禁用
对布洛芬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的人群,使用布洛芬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等,因此这部分人群应严禁使用布洛芬。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谨慎使用
尤其是在妊娠晚期,长期或大量使用布洛芬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增加胎儿心脏和肾脏等方面的问题风险。而在哺乳期,布洛芬可少量分泌入乳汁中,可能会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这两类女性在使用前需谨慎评估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肠胃疾病患者
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要慎用布洛芬。因为布洛芬会抑制胃黏膜的保护机制,可能加重胃肠道的损伤,导致腹痛、胃出血等不良后果。
4.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群使用布洛芬时也需格外小心。布洛芬可能会影响血管的正常收缩功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比如心肌梗死、中风等。
5.肝肾功能不全者
布洛芬主要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对于肝肾功能本身就有问题的人来说,服用后可能会加重肝肾的负担,进一步损害肝肾功能,不利于病情的控制与恢复。
6.哮喘患者
部分哮喘患者在使用布洛芬后可能会出现哮喘发作的情况,所以哮喘人群在使用布洛芬时要特别留意自身反应,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三、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布洛芬还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例如与抗凝血药(如华法林)合用时,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和某些降压药一起使用,可能减弱降压效果等。所以,正在使用其他药物的人在服用布洛芬之前,务必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所有药品名称及情况,以便医生判断是否存在用药风险。
四、正确使用布洛芬的方法
如果确定可以使用布洛芬,那么要按照推荐的剂量和方法来服用。一般来说,成人常用量口服为每次0.2 - 0.4克(具体根据剂型不同有所差异),每4 - 6小时可重复用药一次,但24小时内不得超过最大剂量。而且布洛芬最好在饭后服用,这样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布洛芬虽然是一种常用的缓解疼痛和发热的药物,但它绝对不是可以随意使用的“万能药”。了解它的禁忌人群以及注意事项,遵循科学的用药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其治疗作用的同时保障自身的健康安全。当我们遇到身体不适想要服用布洛芬时,一定要仔细对照自身情况,必要时向专业的医护人员寻求建议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