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骨伤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揭秘!厨房中的香椿,药食同源的奥秘

时间:2025-03-27 16:44:17

在中医理论中,有一个概念叫作“药食同源”,指的是许多食材同时也具备药用价值,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香椿,作为一种常见的春季时令蔬菜,不仅口感独特,营养丰富,还拥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厨房里不可多得的中药食材。

香椿的营养价值

香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及多种矿物质如钙、磷、铁等。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柠檬的3倍,被誉为“维C之王”。此外,香椿中还含有特殊的挥发油和皂苷,这些成分赋予了香椿独特的香气,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香椿的药用价值

在传统中医中,香椿被认为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补肾壮阳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香椿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其所含的皂苷类化合物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同时,香椿中的纤维素含量高,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如何食用香椿

1. 凉拌香椿

这是最常见的吃法,简单快捷,保留了香椿的原汁原味。将新鲜香椿洗净焯水后切碎,加入蒜末、醋、盐、糖、香油等调料拌匀即可。这道菜色泽翠绿,味道鲜美,非常适合春天食用。

2. 香椿炒鸡蛋

这是一种家常的做法,将香椿与鸡蛋搭配,既美味又营养。先将香椿切碎备用,然后将鸡蛋打散,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锅中放油热后倒入鸡蛋液,快速翻炒至凝固,再加入香椿继续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3. 香椿拌豆腐

这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健康菜肴。将嫩豆腐切成小块,用开水稍微焯一下去腥。然后与焯水后的香椿一同放入碗中,加入酱油、香油、盐等调料拌匀。这种做法简单,却能充分发挥香椿的独特风味,同时豆腐的滑嫩也与香椿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口感层次。

4. 香椿煎饼

这是一种创新的吃法,将香椿与面粉混合制成煎饼。具体做法是将香椿切碎后与面粉、鸡蛋、水混合成面糊,平底锅加热后倒入适量面糊,两面煎至金黄即可。这种煎饼外酥内软,既有香椿的清香,又有面糊的醇厚,非常适合早餐食用。

注意事项

虽然香椿营养丰富,但也并非人人适宜。由于香椿中含有较多的草酸和硝酸盐,过量食用可能会影响人体对钙质的吸收,甚至引起中毒反应。因此,建议每次食用量控制在100克左右,且不宜连续大量食用。此外,患有高血压、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适量食用。

结语

香椿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食材,更是一味天然的中药。合理利用香椿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可以为我们的餐桌增添健康的色彩。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不妨尝试一下以上几种简单的香椿菜肴,让这份来自大自然的礼物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健康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