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羽毛球对颈椎的隐形伤害:为什么你可能需要换个运动
时间:2025-05-22 17:31:49
你可能听说过打羽毛球对颈椎有好处,因为那些抬头挥拍的动作能拉伸颈部肌肉。但如果你是颈椎病患者,这个“好处”可能要打个问号了。想象一下,你的颈椎就像一根被过度拉扯的橡皮筋,频繁的挥拍动作会让这根已经紧绷的皮筋承受更大压力——专业运动员的颈椎病往往就是这么来的。
为什么羽毛球可能成为颈椎的隐形杀手?
当羽毛球高速飞来时,接吊球需要突然向前探头,这个动作就像急刹车时脖子被猛地甩出去(医学上叫“挥鞭样损伤”)。而扣杀时的反复后仰,则像两块积木不断碰撞,时间长了椎体边缘容易增生骨刺。更别说单手发力导致的左右肌肉失衡,可能让颈椎关节像拧毛巾一样发生旋转错位。
这些信号提醒你该换运动了
如果打完球出现手指发麻、头晕,或者转头时听到“咔咔”声,说明你的颈椎已经在抗议。特别是拍片显示曲线变直、骨刺形成的人,继续挥拍可能让僵硬的老化颈椎雪上加霜。
比羽毛球更友好的选择
试试把自己想象成一片浮叶——游泳时水的浮力能托起脊椎,让每节椎间盘像泡在温水里放松。蛙泳的对称划臂特别适合脊柱侧弯的人,自由泳则要像拉链一样保持身体笔直,避免扭动。
瑜伽和普拉提则是给脊椎穿“隐形铠甲”的运动。那些缓慢的猫牛式动作,其实在悄悄锻炼深层的腹横肌和多裂肌,这些肌肉就像内置支架一样稳住晃动的椎体。办公室族甚至可以用瑞士球练习坐姿,感受核心肌群像网状安全带般收紧的感觉。
给运动加个“缓冲垫”
如果实在舍不得羽毛球,记得把热身做得像煮面条一样充分——先慢跑让身体“变软”,再做颈部拉伸模仿写字楼里的“天花板观察游戏”。双打时多换手发球,避免总用同一侧肌肉当“劳模”。
最后记住,养护脊椎就像养护老房子,与其等承重墙(脊椎)开裂了再修补,不如平时用温和运动给它均匀减压。毕竟你的脖子不是羽毛球拍,经不起日复一日的强力扣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