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骨伤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早期降脂显著降低心梗风险

时间:2025-07-07 15:06:23

心血管健康是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高血脂患者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早期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心梗风险。近期一项覆盖18万人的大型研究发现,对于从未发生过心梗的人群,降低“坏胆固醇”可使首次心梗风险降低38%,而对已有心梗史的患者,效果仅为16%。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降脂治疗越早开始,心血管保护效果越显著。

坏胆固醇的隐形威胁与早期干预价值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就像血管中的“淤泥”,长期积累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引发心梗或脑梗。研究数据显示,早期控制LDL-C水平,能将健康人群的心梗风险削减近四成。相比之下,已发生心梗的患者即使积极降脂,效果也大幅减弱。这类似于房屋防漏——在屋顶出现裂缝前修补,远比漏水后再修复更彻底、更经济。

健康生活方式:降脂的第一道防线

对于中老年人群,调整生活习惯是控制血脂的核心策略。《中国老年人健康指南》明确提出,合理膳食、规律运动和良好心理状态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基石。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饮食优化:每日食物应覆盖谷薯类、蔬菜水果、优质蛋白等五大类,每周摄入至少25种不同食物,避免高盐高油饮食。高脂血症患者需特别注意控制总热量,将BMI维持在18.5-23.9(65岁以上可适当放宽),男性腰围<85cm,女性<80cm。

2.科学运动:每周5-7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能有效消耗脂肪,建议每日运动消耗200kcal以上。但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需先评估运动安全性。

3.心理调节:长期压力会升高血脂水平,通过社交活动或兴趣爱好缓解焦虑,有助于整体健康。

降脂治疗的时机选择:为何“早”是关键?

医学界将心血管疾病预防分为“一级预防”(未发病时干预)和“二级预防”(已发病后控制)。前述研究证实,一级预防的效果是二级预防的2倍以上。例如,一名50岁健康男性若将LDL-C从3.5mmol/L降至2.0mmol/L,其未来10年心梗风险可能从10%降至6%;而同样降幅对已患冠心病者,仅能从20%降至17%。

特殊人群的个性化管理

高血脂合并其他慢性病的患者需更精细化的方案:

糖尿病患者:LDL-C目标值通常需<1.8mmol/L,需加强血糖与血脂的协同监测。

老年患者:运动计划应量力而行,以次日无疲劳感为度,优先选择太极拳、散步等低冲击活动。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需尽早药物干预,配合定期血脂检测。

从认知到行动:构建健康防线

《中国老年人健康指南》的36条建议中,特别强调“疾病自我控制”与“健康管理”的主动性。例如,使用限油壶控制每日烹调油摄入(<25g)、选择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替代动物油、定期测量腰围和血脂等,都是可落地的具体措施。

健康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日积月累的选择。正如研究所示,早一天开始降脂,就能多一分远离心梗的保障。无论年龄几何,今天的生活方式改变,终将成为未来健康的坚实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