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骨伤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执业药师挂证乱象遭铁拳整治

时间:2025-08-13 12:00:31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执业药师注册管理专项整改情况的通报》,首批8月公示名单中涉及挂证行为的执业药师已正式进入处罚执行阶段。根据新规要求,被查实的违规人员将面临三年内禁止注册的惩戒措施,相关处理结果已同步录入全国执业药师诚信档案系统。

挂证乱象催生监管铁拳

执业药师“挂证”行为指的是将资格证书违规租赁给药店或机构,实际并未在岗提供药学服务。这种现象长期扰乱医药行业秩序,部分零售药店为节省人力成本,采用“一证多用”方式应付监管部门检查。某连锁药店负责人透露:“过去行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抽查概率低,用兼职药师证书充数的情况屡见不鲜。”新规实施后,全国范围内已开展药店人员在职在岗的飞行检查,抽查密度较去年同期提升50%,相当于每10家药店就有3家面临突击核查。

动态核查机制筑牢防火墙

药监部门建立了“人脸识别+GPS定位”的双重验证系统,要求执业药师每日三次通过移动端进行在岗确认。系统数据显示,新机制运行两个月内,全国执业药师日均在岗时长从4.2小时提升至7.8小时,增幅达到85%。某省级药监局工作人员形容:“这就像给每家药店安装了电子守门员,虚假考勤记录再也无法蒙混过关。”

惩戒措施形成震慑效应

首批公布的38人名单中,约60%涉及跨省挂证行为。被列入黑名单的执业药师不仅三年内无法重新注册,其关联的26家药品经营企业也被同步降低信用评级。以某地级市为例,受牵连的药店需每月提交专项整改报告,相当于被套上“紧箍咒”,这些门店的规范用工率在三个月内从47%跃升至92%。

行业生态迎来深度重构

中国药师协会专家指出:“三年禁业期相当于职业生命的暂停键,这个代价足以让从业者重新权衡利弊。”多地出现执业药师主动注销异地注册证书的现象,仅长三角地区就有超过2000人主动解除非常规注册关系。某医药连锁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坦言:“现在招聘全职药师的成本虽增加30%,但企业更愿意支付合规溢价来换取稳定运营。”

源头治理打造长效机制

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增设了社保缴纳与劳动合同的联动审查条款,要求企业必须为执业药师缴纳属地社保。这项规定如同在证书注册环节设置“验真关卡”,从源头杜绝“人证分离”的可能性。配套推出的信用积分制度中,违规企业将面临阶梯式处罚,累计扣满12分的单位将自动触发经营许可证年审机制。

执业群体出现价值回归

随着监管持续加码,全职执业药师的薪酬均值较政策实施前上涨18%,专业价值获得市场重新定价。某三甲医院药剂科主任观察到:“现在药店问诊的专业度明显提升,像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咨询时长从平均3分钟延长到8分钟。”行业协会监测数据显示,公众对药店服务的满意度指数三个月内上升了12个百分点。

政策利剑高悬之下,医药行业正经历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型阵痛。随着第二批核查名单的即将公布,这场针对执业药师队伍的专业化重塑,正在改写整个药品零售领域的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