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48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48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骨伤杂志1999年第6期文章
  • 空心纸壳外固定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

    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一般由直接暴力所致,此病很少有手术复位的适应症.本院自1995~1997年对确诊为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并根据X线片显示分为无移位骨折和有移位骨折2种,本组统计有移位骨折共178例.应用空心纸壳外固定治疗,再次移位者少;腕关节功能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夫新;王玉光;张德波;吕端 刊期: 1999- 06

  • 小夹板治疗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成角畸形

    自1986年6月~1997年2月我们对12例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发生弯曲成角的患者,在手术取出钢板后予以小夹板外固定,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兹介绍如下.......

    作者:唐本夫;伍崇武 刊期: 1999- 06

  • 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骨折及生物力学探讨

    我们应用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各种难治骨折1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能富;方岳建;刘维嘉;张邕江;古波 刊期: 1999- 06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在复杂长骨骨折中的应用

    我院自1992年以来,采用上海于仲嘉教授改良设计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已过百例,使用中我们体会到,该外固定器对多段多块粉碎骨折,骨折内固定术后再骨折、骨不连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点.......

    作者:吴启新 刊期: 1999- 06

  • 应力骨折及早期X线诊断

    本文观察分析42例应力骨折病例,着重讨论应力骨折早期X线诊断,以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缩短康复期限,较快恢复正常训练及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唐剑;贾丽霞;姜玉芝 刊期: 1999- 06

  • 佛家伤科基础理论研探

    佛家伤科的基础理论仍以中医的解剖学说、气血学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阴阳学说为基础理论,尤重前三种学说,明清时期新创立伤科子午流注、易理伤科学说.武医(伤科)结合是佛家伤科一特点,其基础理论可见于武术、气功诸著作中,其伤科著述都略之,翻读少林伤科有关著作颇感拙理论,重临床方面,这应值得研究者注意.......

    作者:赖镭成;王和鸣 刊期: 1999- 06

  • 双针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

    双针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结构简单、固定稳定、损伤小、便于应用和患者乐于接受等特点.经200余例临床统计,术后平均一周可下床活动,愈合率高于95%,头坏死率5%,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三个月左右.证明疗效是满意的,随访结果再次证明了这一结论.本文从生物力学观点做一初步分析.......

    作者:张蒲;顾志华;孟和;吕喜增 刊期: 1999- 06

  • 行腰间盘摘除术三种体位分析

    我院从1992年2月以来,采用后路3种体位下行腰间盘摘除术189例,其中胸膝卧位136例,俯卧位43例,侧卧位10例.本文对这3种体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汤志鹏;宝音;任志坚;赵连斌;齐明;武永刚;张振江;张春声 刊期: 1999- 06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

    目的报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效果.方法73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早期切开减张,跟骨牵引或开放复位,高渗脱水,伤口延期缝合,中药换药或植皮术.结果69例经随访创面全部愈合.延期缝合结合应用中药生肌橡皮膏,对预防和控制减张创口的感染,促进创面愈合,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组创面感染率为15.2%.结论该综合征以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治疗,取得满意的效疗.......

    作者:袁锡翔;赵文宽;陈杰 刊期: 1999- 06

  • 骨内高压与退行性膝关节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骨内高压在退行性膝关节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64例退行性膝关节病患者行膝部骨内压测定及加强试验.结果退变膝骨内压高于正常膝(P<0.01);休息痛膝的骨内压明显高于无痛膝(P<0.01)和活动痛膝(P<0.05);活动痛膝与无痛膝比较无显著差别,但前者加强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后者(P<0.001).结论退行性膝关节病存在骨内压增高;骨内压与退变膝的疼痛密切相关.......

    作者:何永清;孙仲篪;王坤正 刊期: 1999-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