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48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48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骨伤杂志2017年第8期文章
  • Blumensaat角对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参考价值

    目的:用ROC曲线确定Blumensaat角对于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的佳临界值,以期对Blumensaat角应用于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的价值进行客观评价.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做过膝关节镜检的患者167例,对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患肢左右情况分别记录.调取MRI图像,分别测得各对象Blumensaat角,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A组为Blumensaat角≤0°的研究对象,B组为B......

    作者:程相允;冯江峰;路雁惠;赵永亮;杨自权 刊期: 2017- 08

  • 基于从筋治骨理论的康复锻炼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基于从筋治骨的中医理论,观察自主康复锻炼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门诊收治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试验组男11例,女34例;年龄45~70岁,平均(55.47±8.66)岁;病程1周~5年,平均(6.66±7.96)周;对照组男11例,女34例;年龄48~67岁,平均(54.07±5.36)岁;病程1周~7年,平均(4.82±3.95)周.在股四头肌......

    作者:闫安;张宽;秦伟凯;郭江舟;李玲慧;陈明;王尚全 刊期: 2017- 08

  • 膝骨关节炎周围血供变化的影像学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群膝关节周围血供变化.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纳入诊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30例,健康成年人30例.膝骨关节炎组男9例,女21例,年龄53~82岁,平均(65.967±7.132)岁,平均动脉压(93.462±7.633)mmHg;对照组男9例,女21例,年龄50~75岁,平均(62.867±6.356)岁,平均动脉压(92.122±9.675)mmH......

    作者:刘劲松;李智尧 刊期: 2017- 08

  • 核心力量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核心力量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和姿势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共纳入接受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80例,分为常规康复训练组和核心力量训练组,各40例.常规康复训练组接受常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2~42岁,平均(30.5±5.2)岁;体重指数(BMI)18.2~25.9kg/m2,平均(23.8±2.4)kg/m2;优势......

    作者:吴斌;郑松;蔡震海;王月丽;曾明 刊期: 2017- 08

  • 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并交叉穿针皮外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

    目的:探讨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并交叉穿针外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手术治疗肘内翻畸形儿童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4~13岁,平均7.8岁;术前内翻角度11°~24°,平均(17.50±6.73)°,其中3例较健侧屈曲受限角度>10°.均采用肘外侧切口,行肱骨远端髁上外侧闭合楔形截骨,保留内侧3~4mm宽度的连续皮质,截骨对合后采用交叉克氏针穿......

    作者:张川;张作君;王蕾;昌中孝;杨林平;赵明;李星星;冯瑞萍;王国杰;段小波 刊期: 2017- 08

  • 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采用关节镜下清创和微骨折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42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平均年龄35.9岁,其中男28例,女14例,34例有明确受伤史,MRI显示距骨骨软骨损伤≥3级,采用关节镜下清创和微骨折进行治疗.术前、术后1年和术后2年采用美国足踝外科(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估关节功能,术后2年采用MRI检查评估距骨骨软骨恢复情况......

    作者:魏民;刘洋 刊期: 2017- 08

  • 腓骨高位截骨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应用

    目的:探讨腓骨高位截骨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短中期疗效.方法:2014年10月至2016年7月,采用腓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6例,男22例,女54例;年龄47~82岁,平均61.62岁.术前查体膝关节内侧压痛,内侧麦氏征阳性,摄膝关节负重正侧位X线片显示内侧间隙变窄,术后行膝内侧间隙、股骨胫骨角、VAS疼痛评分及AK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10~18个月,平均8.9个月.与术前相比......

    作者:任昆明;张培良 刊期: 2017- 08

  • 股骨髁上截骨治疗中青年外翻性膝骨关节炎

    目的:探讨股骨髁上外侧开放性楔形截骨治疗外翻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4月至2015年6月,对21例(23膝)符合纳入标准的外翻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采取股骨外髁上开放性楔形截骨后自体髂骨植骨并股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男8例(8膝),女13例(15膝),年龄30~54岁,平均41.2岁,所有患者伴有膝关节外侧间室疼痛及外翻畸形,术前通过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测量出胫股角平......

    作者:肖仕辉;刘丁玮;杨福成;张向敏 刊期: 2017- 08

  • 大转子滑移截骨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髋时的应用

    目的:探讨大转子滑移截骨技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髋时的作用,以及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4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强直髋12例,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49.9岁(37~62岁).临床效果评估采用Harris评分,影像学评估包括大转子截骨愈合情况、假体松动情况和异位骨化情况.结果:随访时间15~22个月,平均17.3个月.Harris评分术前43.96±8.46,术......

    作者:胡文林;张占丰;施利华 刊期: 2017- 08

  • 半月板成形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半月板成形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接受符合纳入标准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成形组.对照组30例,为半月板完整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男24例,女6例;年龄22~43岁;左侧17例,右侧13例;随访时间12~19个月.成形组34例,为接受半月板成形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男27例,女7例;年龄23~42岁;左侧22例......

    作者:傅利锋;胡劲涛;王政;陈鑫 刊期: 2017-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