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48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48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骨伤杂志2010年第6期文章
  • MESS评分在治疗下肢骨折伴血管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回顾性分析MESS评分在下肢骨折伴血管损伤的临床意义及可靠性.方法:用MESS评分表对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28例下肢骨折伴血管损伤患者进行评分,男17例,女11例;年龄23~53岁,平均38岁.其中胫腓骨上段骨折17例,股骨下端骨折7例,膝关节脱位伤4例.18例MESS评分≥7.0分,其中13例Ⅰ期截肢,5例Ⅱ期截肢;10例MESS评分<7.0分,行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同时,取......

    作者:周飞亚;郭晓山;高伟阳;陈星隆;李志杰;蒋良福 刊期: 2010- 06

  •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新鲜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09年3月治疗胸腰椎骨折29例32椎,对18例21椎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11例11椎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术前及术后3d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

    作者:刘立春;丁文军;李时军;李丰绩 刊期: 2010- 06

  • 温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针、电针和体针3种疗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自2007年至2009年门诊收治的120例患者分3组治疗,每组40例:温针组、电针组和体针组.温针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34.2±6.7)岁,平均病程(14.3±4.6)个月;电针组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5.1±7.1)岁,平均病程(15.6±4.9)个月;体针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35.7±6.......

    作者:徐福 刊期: 2010- 06

  •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锁关节脱位

    创伤性胸锁关节脱位临床比较少见,在肩胛带损伤中约占3%[1],通常是在上肢外展时肩前方受到间接暴力所致,常见的类型是前脱位,即锁骨内端向前移位.后脱位或胸骨后脱位也会发生,比较少见.创伤性胸锁关节脱位手法复位虽然简单,但是复位后不稳定,易发生再次脱位,大多需要手术治疗,而对于手术方法及内固定物的选择,观点不一.自2005年8月至2009年7月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12例,疗效满意......

    作者:牛锋;傅强;殷利民;杨昌杰;丁炜;卢伟民 刊期: 2010- 06

  • 外侧小切口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关节面移位的跟骨骨折

    目的:观察外侧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关节面移位的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9月30例(31足)关节面移位的跟骨骨折,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18~60岁,平均36.5岁.SandersⅡ型21足,Ⅲ型8足,Ⅳ型2足.采用腓骨尖至第4足跖骨基底的外侧直切口显露,复位后空心螺钉内固定.结果:30例31足全部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4个月.31足术后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

    作者:周玉宽;张彪;胡廷军;李孝福 刊期: 2010- 06

  • 有限切开植骨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如处理不当,可产生功能障碍或较严重的手术并发症.自1997年至2008年,采用小切口复位植骨加骨圆针或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0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朱仰义;章年年;毛金朝;罗斌;余春华;林炯 刊期: 2010- 06

  • 椎弓根螺钉在胸腰椎内固定中的应用

    脊柱骨折或合并截瘫、脊柱畸形和腰椎滑脱、不稳是骨科治疗非常棘手的问题[1].自2002年以来,用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有脊髓损伤及腰椎滑脱39例,经1~29个月随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杰;张志强;刘瑞波 刊期: 2010- 06

  • 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治疗合并皮肤缺损的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合并皮肤缺损的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至2008年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合并大面积皮肤缺损的胫骨感染性骨缺损21例,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19~43岁,平均31岁.骨缺损3~13cm,平均6cm;皮肤缺损面积3cm×3cm~6cm×10cm.11例合并足下垂,5例合并膝关节强直.术前拍摄患肢X线片和标定皮肤坏死区域,确定术中截除病骨......

    作者:王兴国;王伟;王兴义;吕磊;王公奇;麻庆松;苏桂有 刊期: 2010- 06

  • 介绍一种手指伸肌腱止点损伤的缝合方法

    指伸腱止点撕脱的锤状指成功治疗的关键在于伸腱止点的重建是否成功,曾有作者使用过多种方法治疗[1-5],但无论骨性或腱性锤状指都会存在部分操作困难、效果不确定、钢丝抽出孔感染等不足之处.自2005年12月至2009年8月采用逆向潜行缝合伸腱止点对86指锤状指手术治疗,未出现上述不足之处,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松林;王健;马光义;张树桧 刊期: 2010- 06

  • 腰椎侧后路椎体部分切除治疗严重腰椎骨折

    腰椎骨折是脊柱骨折中常见的骨折,严重腰椎骨折在临床较为少见,但治疗方法非常棘手.前路、后路和前后路联合固定的选择一直争议不断,随着材料学和生物力学的发展及手术技巧的提高,采用腰椎后路入路,侧后路椎体切除、复位、钛网植骨支撑、椎弓根内固定不但具有前路的减压及确切融合作用,还具有后路稳定固定[1-2].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对10例严重腰椎爆裂型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行腰椎后路入路,椎管减压,......

    作者:王俊;朱宝华;刘敏波 刊期: 2010-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