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48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48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骨伤杂志2000年第9期文章
  • 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机理的再认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保守治疗占重要地位,笔者通过130例患者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对保守治疗机理有了更进一步认识.......

    作者:周游;陈健;陆群;钱红仙 刊期: 2000- 09

  • 足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作者在门诊发现11例未经治疗的足骨筋膜间室综合征,遗留严重的足部畸形和功能障碍,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晋才 刊期: 2000- 09

  • 强力圈、椎板下钢丝和椎弓钉联合治疗腰椎滑脱

    目的总结强力圈、椎板下钢丝和椎弓钉联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优越性.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强力圈和滑脱复位椎弓钉加椎板下钢丝治疗腰椎滑脱32例.滑脱程度Ⅰ度19例,Ⅱ度9例,Ⅲ度4例;采用复位器进行复位、后路椎间和关节突及横突周围植骨.结果术后随访1年以上,解剖复位率94.5%,植骨全部融合.结论本方法的使用避免了单独使用椎弓钉复位引起的术中椎弓钉松动滑脱;减少了椎弓钉的使用数量;克服了椎弓钉进钉点受器械限制......

    作者:张新力;侯明;郑建森;胡令东 刊期: 2000- 09

  • 颈痛的中药治疗与微循环关系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颈痛对微循环的影响及痹痛消的疗效.方法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所致的颈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痹痛消组)和对照组(颈复康组).采用常规微循环测定方法,观测了应用痹痛消和颈复康冲剂治疗前后根型颈椎病疼痛及微循环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分值均明显减少,两组间治疗前后疼痛积分的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943,p<0.05),治疗组疼痛的缓解优于对照组.治前两组微循环异常者分别高达80%和7......

    作者:刘秀芹;李金学;向昌菊;程爱华;王尚全;蔡静怡 刊期: 2000- 09

  • 哈氏棒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脱位

    目的总结哈氏棒在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脱位中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方法87例均采用哈氏棒治疗.其中62例予以椎板切除减压及/或切开硬脊膜探查脊髓,25例行棘突打孔钢丝固定双棒,65例做了自体植骨融合术.结果48例经1~11年随访,平均5年4个月,22例完全康复,有14例发生各种并发症.结论哈氏棒是一种符合生物力学的内固定器材,具有较强的纵向撑开力,能使骨折脱位得到很好复位,但亦具有一些缺点,如术中能做......

    作者:蔡立忠;钟国荣;黄碧玲;吴培增;张建新;陈学明;徐皓 刊期: 2000- 09

  • 非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非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71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石膏外固定法、垫枕练功法、弹性支架外固定法3组治疗.均测量治疗前、后X线片上的椎体前高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56例,时间1~5年.经3种非手术方法治疗后,压缩椎体的椎前高度明显恢复(P<0.01),但难以恢复至正常高度.弹性外固定治疗法疗效明显优于石膏外固定(P<0.05).结论过伸体位复位法能明显恢复压缩......

    作者:张磊;吴建平;汤义兵;陈孟根;贺亮;王长青;杨仕德 刊期: 2000- 09

  •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75例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X线、CT、MRI及腰椎管造影)变化特点.结果经平均30个月的随访,非手术治疗29例,优良率33.3%,手术治疗46例,优良率90%.结论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均为增生狭窄型腰椎间盘突出,突出的方式以破碎游离型为主,手术治疗优于非手术治疗.......

    作者:张世民;蒋位庄;周卫;刘昱彰;张禄堂;李星;章永东;黎作旭;兰吉瑞 刊期: 2000- 09

  • Dick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

    目的对38例胸腰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患者采用Dick内固定器固定脊椎的方法治疗,评价该手术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中完全性脊髓损伤15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23例.根据脊椎的棘突与椎体在X线片上的关系,在术中确定Dick钉在关节突处进针点上的矢状面和水平面上的进针方向,未用X线机辅助.在减压复位后,用Dick内固定器把受损脊椎固定.结果脊椎和椎体复位率达83.5%,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恢复Ⅱ级53......

    作者:马延周 刊期: 2000- 09

  • 选择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治疗的手术方式,讨论本病的病理特点和采用选择性开窗潜行减压这一术式的可行性.方法对63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其术前CT等的定位、定性、定量及术中的具体所见,针对性地选择一侧或双侧,单个或多个开窗,行潜行减压治疗,并观察其后期疗效.结果经治疗的63例患者,开窗潜行减压基本上达到了满意的减压效果,疗效达优27例,占42.8%;良33例,占52.4%;可3例,占4.5%;......

    作者:周根欣;章进;祝健;倪增良 刊期: 2000- 09

  • 侧隐窝扩大在腰椎间盘摘除术中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机理,侧隐窝松解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探讨临床操作技巧,增进对侧隐窝狭窄的认识,提高手术疗效的稳定性和避免手术并发症.方法180例腰椎间盘摘除手术患者,常规采用椎板间开窗术式,术中注意对侧隐窝的探查和对神经根的彻底松解,灵活掌握术式,兼顾脊柱稳定性.结果14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优良133例,好转11例,无效3例,优良率达90.47%.结论腰椎间盘突出......

    作者:李勇;张连仁 刊期: 2000-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