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48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48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骨伤杂志2002年第11期文章
  • 骨外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目的回顾性分析骨外固定技术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探讨其适应症与疗效.方法310例病人接受此手术,对其中247例进行随访分析.年龄12~86岁,平均65岁.其中头下型骨折93例,经颈型128例,基底型26例;按Garden氏分型:Ⅱ型31例,Ⅲ型132例,Ⅳ型84例.结果骨不连32例,占1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5例,占109%;其余均在4~10个月摄X线片示骨折愈合,取出外固定,骨折愈合率87......

    作者:罗小江;黄必忠;郑均华;郭亚洲 刊期: 2002- 11

  • 胫骨骨折手术治疗后不愈合的原因及预防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因手术治疗所致不愈合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方法.方法对589例胫骨骨折(包括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加压钢板内固定320例,其它固定方法269例,包括外固定架100例;其中121例行骨膜旋转移植,87例行带蒂或带血管复合组织皮瓣移植,112例行腓骨截骨术,97例行植骨术.结果589例胫骨骨折仅13例发生骨不愈合,6例为坚硬的加压钢板取出后原骨折处再次发生骨折.其余均达骨性愈合,随访平均24......

    作者:杨新明 刊期: 2002- 11

  • 腰椎后路手术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不同的腰椎后路手术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新鲜入体脊椎骨制作成双侧开窗、小关节内侧半切除、小关节全切、全椎板减压及全椎板减压合并小关节全切共5种手术模型,利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系统进行稳定性的测试和分析,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脊椎全椎板切除及双侧开窗对腰椎稳定性影响不显著,小关节部分或者全部切除则显著影响腰椎的侧弯、前屈和旋转活动度.结论腰椎手术应尽量避免损伤小关节,以维护......

    作者:戴先文;王全平;欧阳均;王军;朱青安 刊期: 2002- 11

  • 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43例应用后路Luque、Dick、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变化、Cobb'角的纠正程度及截瘫指数恢复程度相比较.结果AF系统在改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的纠正程度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Luque、Dick.结论AF系统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和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修桥;黄瑞鹏;李玉杰 刊期: 2002- 11

  •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症、操作要点以及并发症处理.方法采用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术(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MEDⅡ)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和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本组55例,随访3~12个月,根据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优49例,良6例,差0例.结论MED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的优点,适用于大......

    作者:包茂德;姜阳;高保国;王跃平 刊期: 2002- 11

  • 也谈锁骨骨折的治疗

    贵刊2001年第14卷第10期刊登二篇锁骨骨折治疗的文章,笔者也想借贵刊一角谈一下个人治疗锁骨骨折的体会,算是争鸣吧.......

    作者:杨轶 刊期: 2002- 11

  • 脊柱失稳节段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固定后对邻近节段三维运动的影响

    目的研究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固定脊柱失稳节段后对邻近节段三维运动范围的影响.方法在7例新鲜成人尸体T10~L4脊柱标本上,模拟L1骨折后安放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在10.0N@m载荷下进行三维运动测试.分析脊柱固定阶段(T12~L2)、邻近节段(T11~T12、L2~L3)和总节段(T11~L3)的前屈、后伸、轴向旋转和侧弯运动范围.结果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固定后能使固定节段屈伸、侧弯运动方向上运......

    作者:王向阳;徐华梓;池永龙 刊期: 2002- 11

  • 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斜形与横形骨折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目的探讨斜形与横形骨折对骨折愈合速度影响的关系.方法根据骨骼压电效应原理、临床观察、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并经电子计算机有限元计算,比较斜形与横形不同骨折形状骨折愈合的快慢.结果横形骨折复位满意后固定牢固稳定,在骨折的早、中、后期均可承受压应力产生压电效应,斜形骨折则不能,而压电效应可促进骨痂生长.在悬臂梁状态(相当于上肢平举)骨折端所受应力与斜形或横形骨折的形状并无明显关系,而与骨折部位有很大关系.......

    作者:张建新;王和鸣;陈日齐;刘献祥 刊期: 2002- 11

  • 改良持骨器

    传统的三爪持骨器,有以下不足:①置入困难.三爪必须从骨折处一旁置入,因此在肌肉丰厚的切口,必须剥离较多软组织方能置入.......

    作者:付梓新;顾开宏;吴荣林 刊期: 200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