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48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48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骨伤杂志2002年第9期文章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半月板退变情况分析

    目的观察半月板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退变情况,探索半月板退变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43例行关节清理术的膝关节半月板进行观察,根据半月板的退变程度,将其分为三型:粗糙型、磨损型和破裂型.比较各类型退变出现关节间隙压痛、关节交锁、McMurray试验(+)、Apley试验(+)的比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3膝83个半月板中有66个出现退变,占79.5%.粗糙型34个,占51.5%;......

    作者:吴剑峰;王庆甫;张卫 刊期: 2002- 09

  • 闭合复位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目的观察髓内扩张自锁钉(IESN)闭合复位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本组股骨干骨折25例.其中男20例,女5例.全部为新鲜闭合骨折.骨折类型横型与短斜型12例,螺旋型6例,粉碎型7例.上1/3骨折8例,中1/3骨折10例,下1/3骨折7例.22例采用牵引闭合复位置钉内固定,3例严重粉碎骨折采用小切口复位.结果经4~22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4个月.按Klem......

    作者:齐向北;任栋;潘进社;彭阿钦;赵昌平;侯志勇;李衡 刊期: 2002- 09

  •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5~65岁有移位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72例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其中42例行骨折内固定术,3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了住院情况,术后1年,术后3年功能评估.结果全髋关节置换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全髋关节置换假体费用较贵,患者术后能够生活自理,从事一般工作,但3年后有2例出现假体松动.骨折内固......

    作者:吕朝晖;许学猛;温振杰 刊期: 2002- 09

  • 髋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髋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髋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患者的手术及保守治疗后进行随访,平均随访2年6个月.结果48例中,3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32例伤后3周内进行,7例伤后3周~3个月内进行.9例行非手术治疗.根据MCRR标准,伤后3周内手术的32例中,优18例,良8例,差5例,劣1例.伤后3周~3个月内手术的7例中,优1例,良3例,差1例,劣2例......

    作者:刘卓;刘磊;吕智 刊期: 2002- 09

  • 带蒂骨瓣转移治疗腕舟骨骨不连

    目的报告采用带蒂骨瓣转移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1995~2000年,对48例腕舟骨骨不愈合,采用带血管蒂、筋膜蒂及肌蒂移位治疗.石膏固定3个月,去石膏后辅以康复治疗.结果随访7个月~5年,术后46例达骨性愈合,腕部疼痛、无力症状减轻或消失.功能按刘树清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5.8%.结论带蒂骨瓣成骨作用强,能促进骨折愈合,适用于腕舟骨骨不连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琳;宋良玉;康久杰;方光荣;何霭民 刊期: 2002- 09

  • 经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应用

    King于1948年早设计出一种螺丝钉,经关节突到达椎弓根,试图通过关节突间的固定,以促进脊柱融合,但未获成功.1959年,Boucher报道用长螺钉经椎弓根到达椎体,用于腰骶椎融合固定,获得良好效果.1963年,法国Roy-Camille研制出完整的椎弓根螺钉钢板,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此后,经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有了长足进展,并逐步形成以Roy-Camille和Steffee为代表的钢板系统和以......

    作者:周云 刊期: 2002- 09

  • 一种新的脊柱牵引装置

    目的为了探讨脊柱脊髓损伤早期有效外固定,预防附加损伤.方法研究设计一种脊柱牵引装置.该牵引装置特点:自控单臂,拉力为0~40kg,可拆开携带,自重6.5kg.结果经62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应用,不完全瘫痪组中,37例脊柱后突畸形变小,41例下肢运动感觉好转,29例做了手术;完全瘫痪组中,8例脊柱后突畸形变小,15例均做了手术.结论本牵引装置对脊柱骨折早期既可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又有复位和防止脊柱再损......

    作者:宁志杰;张红;孙磊;廖可国 刊期: 2002- 09

  •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及诱发电位测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①对40例健康者正常组和40例患者患病组的椎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测量椎动脉管径、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同期进行CT或MRI检查;②分别对患病组和正常组各16例做诱发电位测试;③测量40具尸体椎动脉管径.结果①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管径较正常组明显变细,峰值流速减慢,阻力指数增大.②诱发电位测试患病组中枢感觉传导时间......

    作者:冯晓洲;张大鹍;杨哲 刊期: 2002-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