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48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48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骨伤杂志2003年第11期文章
  • 国外急性腰痛的治疗进展

    急性腰痛为临床常见病,也称单纯性或非特异性急性腰痛.其病因主要为机械性外力损害,如搬提重物、扭转腰部,或长时间坐位,操作振动性工具等.损害部位以腰部软组织为主,如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还包括椎间关节及骶髂关节的损伤;椎间盘纤维环可能发生不全撕裂,但不伴有髓核向椎管内的突出,破裂椎间盘的渗出物可能造成神经根的炎性反应.急性发病及外伤史对诊断有意义.腰部或骶髂关节处可见弥漫性或局限性压痛,腰椎活动......

    作者:句朝晖 刊期: 2003- 11

  • 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

    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限手术,将胶原酶注入突出的椎间盘中或突出髓核周围,通过该酶催化降解髓核的胶原成分,降低髓核内的压力,使突出的椎间盘缩小或回复,减轻或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缓解或消除症状的目的.该方法是介于保守治疗与外科手术之间的方法,1968年哈佛大学医学院Sussman[1]首先提出用胶原酶替代木瓜凝乳蛋白酶溶解突出椎间盘,随后有更多的学者致力于该方法的研究.本文对......

    作者:滕蔚然;杜宁 刊期: 2003- 11

  • 过顶手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外科颈骨折在老年、成人、儿童患者中时有发生.但本文仅报告儿童及成人,而且是骨折远端单纯向外上方移位,重叠1~3cm,成角畸形,既不属内收型,也不属于外展型,我科从1992年以来,共收住肱骨外科颈新鲜骨折136例,均采用过顶手法复位,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必伦 刊期: 2003- 11

  • 神经根型颈椎病分期手法施治

    神经根型颈椎病由于其临床症状的轻重不同,治疗上亦有差别,笔者从1999年以来依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三期,采取不同手法分步施治10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鸿 刊期: 2003- 11

  • 弯曲工况下钉数和钉的分布对胫骨骨折外固定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揭示不同钉分布和钉数对胫骨-外固定器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人干燥的尸体胫骨中部行单侧外固定器固定为实验模型.通过电测法观测不同加压量固定的不同实验模型在不同等级弯曲工况下骨表面的应变及轴向位移变化;并设定节点和单元后对胫骨-外固定器系统进行计算应力分析.结果在弯曲工况下,4钉均匀分布及6钉均匀分布的稳定性较强,但后者稳定性更佳.结论应用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折时,应采用4钉均匀分布,条件许可时采......

    作者:张纯;贺西京;姚明;乔万海 刊期: 2003- 11

  • 正常足与(足母)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与跖骨头下压力的研究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足母)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及跖骨头下压力的改变情况.方法将测试对象分为正常组(160足)、轻中度(足母)外翻组(100足)、重度(足母)外翻组(56足)三组,运用我所生物力学室研制的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正常足与(足母)外翻足足底压力进行测试,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轻中度(足母)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较正常足增加,重度(足母)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介于正常足与轻中度(足母)外翻足之......

    作者:温建民;桑志成;钟红刚;徐颖鹏;胡海威;成永忠 刊期: 2003- 11

  • 介入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血管造影术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89例(142髋)治疗前后的股骨头坏死的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旋股内动脉插管造影和灌注尿激酶、丹参和川芎嗪的基础上将骨髓基质干细胞灌注.结果①根据Atsumi,T股骨头坏死分期与血管造影上干骺动脉分型关系:股骨头坏死0期、1期和2期表现为股骨头内Ⅱ型血管为主,Ⅳ型和Ⅴ型血管较少;3期则Ⅱ型血管减少,而Ⅳ型和Ⅴ型血管增多;②股头坏死治疗前后与血管造影上干骺动脉分型......

    作者:童培建;何维英;季卫锋;郑文标;马镇川;肖鲁伟 刊期: 2003- 11

  • 永生化软骨细胞为基础的工程化软骨修复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用永生化软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修复羊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把人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转染羊关节软骨细胞,筛选阳性克隆并通过旋转生物反应器-微载体技术进行大量扩增;将扩增的永生化软骨细胞与β-磷酸三钙复合并在体外培育后,植入羊前肢肱骨头关节面软骨缺损处;3和6个月取材,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评价.结果实验组,术后6个月,缺损区被新生的软骨组织所充填,Ⅱ型胶原染色呈强阳性,与对照组差......

    作者:方泽强;李慧增;王常勇;孙远 刊期: 2003- 11

  • 鞘剑式锁尾弹性髓内钉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鞘剑式锁尾弹性髓内钉闭合穿钉治疗胫腓骨和肱骨骨折的临床内固定效果.方法鞘剑锁尾弹性髓内钉闭合穿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和肱骨骨折42例,观察临床固定效果及手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0~12个月随访并取钉,临床效果满意,优28例;良12例;差2例,优良率95.2%,均达骨性愈合,顺利取钉.结论该钉治疗胫腓骨和肱骨骨折具有手术方法简便易行,费用低,属微创范围.因固定牢,准确可靠程度高,手术创伤小,能有......

    作者:张文保;郭建军;孙理升;张国海;张振;田宝青;李瑞霞 刊期: 2003- 11

  • 蝮蛇抗栓酶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后微循环变化及蝮蛇抗栓酶(Svate)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以气囊止血带造成兔左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组分别在缺血前及再灌注前给予Svate静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用活体微循环显微镜观察兔缺血前及再灌注后骨骼肌微循环的变化并作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对照组:全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红细胞严重聚集、纤维蛋白原......

    作者:范里;刘世清;杜飞 刊期: 200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