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48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48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骨伤杂志2004年第5期文章
  • 改良牵引折顶法整复儿童尺桡骨下1/4双骨折

    儿童尺桡骨下1/4骨折临床多见,对于骨折完全移位,特别是重叠移位严重者,手法复位较为困难,单用拔伸牵引不能完全矫正重叠移位,此类骨折适合应用折顶手法[1].我们发现传统折顶手法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困难,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探索,自1995-2002年采用改良牵引折顶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此类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志强;陈鸿敏;黄亚茹 刊期: 2004- 05

  •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目的: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其生物学性状进行观察.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与贴壁培养法相结合,分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扩增,绘制其生长曲线,用倒置显微镜、细胞爬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生物学性状.结果:密度梯度离心后,活细胞比例在95%以上,贴壁培养的细胞呈纺锤形,细胞增殖力强,平均倍增时间为32h,细胞的增殖能力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有所下降.结论:密度梯度离心与贴壁培养相......

    作者:杨自权;卫小春;郝一勇;焦强;丁娟;李鹏翠;陈崇伟 刊期: 2004- 05

  • 针刀疗法对L3横突综合征兔血浆血栓素B2及6-酮-前列腺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对L3横突综合征兔血浆TXB2、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兔18只随机分为针刀干预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于造模后10d、15d、25d、30d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刀干预组10d、15d、25d、30dTXB2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6-keto-PGF1α含量、TXB2/6-keto-PGF1α比值与模型组......

    作者:乔晋琳;王健瑞;马广昊;顾群;路平;刘凤桐;陈蕾 刊期: 2004- 05

  • 胸腰椎棘突上缘根部与椎弓根关系的解剖学研究及意义

    目的:研究胸腰椎棘突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提供相关数据为椎弓根穿钉确定一种新的解剖定位点.方法:测量30具干燥胸腰椎骨标本(T10-L5节段)之棘突上缘根部至椎弓根上缘、下缘及中轴线的距离.用5具新鲜尸体做实验室手术模拟.结果:获得了相关解剖学数据,根据所得数据设计螺钉入点.实验室80个螺钉全部穿钉成功,并成功临床应用6例.结论:该研究揭示了棘突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为经椎弓根手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剖学......

    作者:崔新刚;丁自海;蔡锦方 刊期: 2004- 05

  • 软组织张力测试对颈痛的诊断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诊断颈痛痛点的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及量化指标,即生物力学张力测试法(BMT).方法:采用自制的局部软组织张力测试系统对颈痛患者局部痛点及正常人群无压痛点进行定量检测,用BMT作出诊断;并用目前颈痛痛点诊断方法(CDM)作为对照,进行临床诊断学试验.结果:软组织张力测试诊断颈痛痛点的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86.7%,Youden指数为56.7%,符合率为81.1%;阳性预测值为7......

    作者:黄曹;周卫;钟红刚;章永东 刊期: 2004- 05

  • 铍针治疗颈横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目的:探讨颈横皮神经卡压对颈部疼痛的影响及相应治疗方法.方法:对112例颈横皮神经卡压所致颈部疼痛的患者,采用铍针进行治疗,选取胸锁乳突肌后缘及颈椎棘突旁压痛点为进针点,并对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12例患者平均随访16个月,其中治愈64例,显效36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7.15%.结论:颈横皮神经卡压可以导致颈部疼痛,铍针治疗效果肯定.......

    作者:陈建鸿;董福慧 刊期: 2004- 05

  • 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应用及CT与解剖学研究

    目的:采用CT扫描测量髂骨翼后外侧面至第1骶椎(S1)的距离和S1椎弓根宽,为临床上经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后骨盆环不稳定提供参考.方法:对22例中国成人的骨盆标本共44侧骶髂关节进行CT和解剖学研究,测量S1椎弓根宽,髂骨翼后外侧面的进针点至S1椎弓根中心距离,进针点至S1椎体对侧前皮质距离,并对解剖测量值和CT测量值进行比较.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11例垂直不稳定后骨盆环骨折进行骶髂螺钉固定.结......

    作者:洪华兴;潘志军;黄宗坚;郑强 刊期: 2004- 05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

    目的:总结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入路:前环采用横切口或髂腹股沟切口,后环用骶髂前入路或后入路.固定方法:对于髂骨骨折、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上支骨折,采用钢板固定于髂骨内板、耻骨联合上方或前方和耻骨支上方;对于髂骨后部骨折、骶髂关节分离或骶骨骨折采用前路钢板、后路骶骨棒和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结果:87例病人,随访3个月~5年,97%的病人满意.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可靠治疗......

    作者:潘进社;彭阿钦;张英泽;宋连新;王鹏程;吴春生;赵昌平;齐向北;李亚洲 刊期: 2004- 05

  • 上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干骨折的实验动物模型,为研究不同内固定下骨折愈合的机制提供实验对象.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5只,随机选择一侧前肢上臂,取外侧切口显露肱骨,以线锯在其中段截骨,复位后植入天鹅记忆接骨器(SMC组);同法在对侧植入4孔动力加压接骨板(DCP组).分别在术后1、2、48、12周摄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处死5只动物取材,HE染色,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术后动物全部成活,前肢负重明显......

    作者:高堂成;康庆林;张春才 刊期: 2004- 05

  • 活血补肾中药对培养成骨细胞VEGF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活血补肾中药丹仙康骨胶囊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VEGF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丹仙康骨胶囊抗骨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RT-PCR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不同剂量丹仙康骨胶囊对成骨细胞VEGFmRNA的表达与VEGF的生成的影响.结果:丹仙康骨胶囊可以促进成骨细胞VEGFmRNA的表达与VEGF的生成,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丹仙康骨胶囊促进成骨细胞VEGFmRNA的表达与VEGF的生成可能是其抗......

    作者:沈冯君;刘日光;杨述华;沈骏;易诚青;李新春;刘建湘 刊期: 200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