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48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48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骨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出版周期:月刊
-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方式,指导选择安全稳定可靠的术式.方法:29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病例,男22例,女7例;年龄16~52岁,平均32岁.齿状突骨折19例中,Ander-sonⅡ型16例,浅Ⅲ型3例;另外,寰椎横韧带损伤6例,陈旧性寰枢关节旋转性脱位1例,HangmanⅠ型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1例,寰椎骨折合并寰椎横韧带损伤1例,齿状突骨折合并单侧枢椎上关节骨折1例.根据不同的损伤部......
作者:罗为民;熊波;汤敬武;陈先礼 刊期: 2006- 11
-
腰椎节段性失稳的概念及诊断进展
在整个脊柱运动范围中存在着一个中性区域,在这个区域内,脊柱活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腰椎节段性失稳的定义是在生理载荷下,脊柱的稳定系统将脊柱运动的中性区域维持在生理范围内的能力减退,从而出现脊柱的畸形、神经症状和不能忍受的疼痛.脊柱的稳定系统由被动系统、主动系统和神经控制系统组成.腰椎节段性失稳是腰椎退变过程中一个暂时的阶段.腰椎屈伸侧位片拍摄的是腰椎活动的后阶段,只反应了脊柱被动系统的功能,而没有反......
作者:顾勇杰;陈其昕 刊期: 2006- 11
-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新鲜爆裂骨折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19~59岁,平均43岁;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对照组:胸腰椎新鲜爆裂骨折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21~63岁,平均41岁;单纯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两组均于术前、术后及术后1年行X线检查,测量矢状面指数和椎体前缘压缩百分比,并对结果行......
作者:何腾峰;郦志文;沈华松 刊期: 2006- 11
-
颈椎前路钢板在下颈椎损伤的应用进展
对颈椎前路钢板在下颈椎损伤国外应用进展进行综述.颈椎前路钢板在设计上有限制性与非限制性两种类型,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前者的固定强度明显优于后者,但易于在固定阶段对植骨块产生应力阻挡.手术指征:主要为颈椎前柱损伤或颈椎后部骨与韧带复合体的损伤.但颈椎损伤存在高度不稳定时,前路钢板固定应联合颈椎后路稳定性手术.否则,术后须应用头环背心支具固定.对撑开屈曲型损伤,应警惕创伤性颈椎间盘突出,以免在牵引复位过程......
作者:张功林;章鸣 刊期: 2006- 11
-
腰椎间盘高度与椎间孔相关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动态观察腰椎间盘高度丢失、造成腰椎间孔狭窄和神经根压迫的形态学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6具正常成人腰椎解剖标本(L1-S1),腰椎间盘正常自然高度为对照组(A组);用同一标本行腰椎间盘切除,椎间隙分别插入4、3、2和1mm厚度的硅胶垫片,并且轴向施加压力,为4个实验组(B、C、D、E组).然后动态观察和测量腰椎间孔大小与神经根受压迫的情况.结果:直接观察和测量结果显示......
作者:郝毅;郑海潮;任国良;茹选良;赵正旭 刊期: 2006- 11
-
脊柱脊髓开放性损伤21例救治
目的:探讨脊柱脊髓开放性损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21例脊柱脊髓开放性损伤患者,男17例,女4例;年龄15~47岁,平均25岁.损伤部位:胸脊髓15例,腰脊髓5例,颈脊髓1例.术前ASIA分级:A级8例,B级5例,C级6例,D级2例.6例伤口内有异物存留.21例均行急诊手术清创,根据损伤具体情况,行椎管探查、血肿清除、异物取出术.结果:术后死亡1例(占4.8%),椎管感染1例(占4.8......
作者:李青;郑昆 刊期: 2006- 11
-
股骨颈骨折复位三角位进针导向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经粗隆部三角位(进钉)置入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是治疗股骨颈骨折有效方法之一.其技术关键在于进钉的部位、方向、深度及其在股骨颈内所形成的空间结构.我科在研究徒手定位、进钉的基础上,研制出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在手术操作中准确指导进钉部位和方向的导向器.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此导向器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200420......
作者:赵德本;金睿;于丹;高峰;杨东伟 刊期: 2006- 11
-
股骨头坏死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为该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临床确诊的股骨头坏死的100例作为病例组,按1:3比例配对与病例同性别、同一年龄组、同一居住地区的非股骨头坏死者(排除严重的心、肝、肺、肾疾病)作为对照组,对主要疾病史、服药史、吸烟饮酒史以及一些中医症候等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危险度分析表明,可能与股骨头坏死危险性有关的因素(OR及95%C......
作者:陈俊杰;肖鲁伟;童培建 刊期: 2006- 11
-
股骨头缺血坏死MRI表现分析
目的:观察系列MRI上股骨头坏死的坏死信号和面积比例变化1方法:根据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对10例(20髋)具有2次及以上MRI成像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24~58岁,平均40岁.两次MRI成像平均相差18.1个月,观察其坏死信号和面积比例变化.结果:第1次MRI检查时的平均坏死面积比例为52.62%±17.90%,第2次MRI检查时的平均坏死面积比例52.24%±19......
作者:赵凤朝;李子荣;张念非;马超;熊传芝 刊期: 2006- 11
动态资讯
- 1 银杏叶提取液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 2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青少年肱骨外科颈骨折
- 3 手术治疗肩胛骨喙突移位骨折9例
- 4 闭合整复加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
- 5 前后路Ⅰ期减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 6 清创消炎配合生肌橡皮膏治疗组织坏死型感染伤口
- 7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
- 8 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方法探讨及影像学分析
- 9 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
- 10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下段骨不连
- 11 股骨颈骨折复位三角位进针导向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 12 脑性瘫后遗足踝畸形手术前后的护理
- 13 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骨伤科进修招生通知
- 14 腰椎间盘摘除术中的问题与对策
- 15 手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
- 16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
- 17 两种内固定治疗锁骨外1/3不稳定骨折的疗效观察
- 18 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不良原因分析
- 19 经肌间隙入路椎板下扩大成形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 20 VEGF165基因修饰脂肪干细胞对糖尿病大鼠骨缺损的修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