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48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48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骨伤杂志2006年第7期文章
  • 手法整复O形石膏外固定治疗陈旧性肩关节脱位21例

    自1999-2004年共收治陈旧性肩关节脱位21例,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42~75岁,平均60岁.脱位时间15~52d.盂下脱位9例,喙突下脱位7例,锁骨下脱位5例.合并臂丛神经损伤5例,合并其他严重损伤4例.......

    作者:张兴华;刘树新;孔庆民 刊期: 2006- 07

  • 自主创新推动我国骨科学发展

    近年来现代化推动临床骨科学迅猛发展,派生出若干分支学科且都在蓬勃发展中,我国骨科学也源远流长,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仅融汇了中华民族的经验与智慧,也不乏有西方、阿拉伯、印度等古老与现代文明的相互渗透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讲应该是人类共有的财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8年以来,中西医结合在努力发掘祖国医药学这一伟大宝库的同时又动员了不少西医骨科精英运用现代医学的临床研究手段自主创新涌现出闭合复位小夹......

    作者:金鸿宾 刊期: 2006- 07

  • 胸腔出口综合征

    在诊断上肢神经根受累和周围神经卡压时,必须与胸腔出口综合征(thoracicoutletsyndrome,TOS)进行鉴别诊断.有时患者初诊断为TOS,后证实却为神经根病变或周围神经病变.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误诊与漏诊率,本文就TOS的病因、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张功林;章鸣 刊期: 2006- 07

  • 拇指再造术的护理

    我科自1995年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再造拇指61例,均1次成活,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l例,男38例,女23例;年龄16~50岁.(足母)甲瓣再造拇指16例,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38例,复合组织移植再造拇指7例.再造拇指均1次成活,外形接近正常拇指,功能恢复.拇指再造的几种方法:①(足母)甲瓣再造拇指,适用于拇指Ⅰ~Ⅲ度损伤;②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适用于Ⅳ~Ⅴ度拇指缺损;③复合组织移......

    作者:张杰 刊期: 2006- 07

  • 小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讨外侧小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49例股骨颈骨折,男21例,女28例;年龄60~85岁,平均70.5岁.按Garden分型:Ⅲ型15例,Ⅳ型34例.均采用外侧小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采用生物固定型假体13例,骨水泥固定型假体34例,杂交固定型假体2例.结果:小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切口平均长9cm(7~11cm),手术时间80~110min,平......

    作者:唐本森;向阳;周玉坤 刊期: 2006- 07

  • 全膝人工关节股骨假体屈曲原因分析及其对疗效影响

    目的:探讨全膝人工关节置换(TKR)术中股骨假体屈曲的原因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123膝(78例),发现17膝股骨假体发生不同程度的屈曲,106膝无屈曲.比较股骨假体屈曲组和非屈曲组手术前后的HSS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和屈曲挛缩畸形等情况,并测量屈曲角(∠CAB)和屈曲距离(BC).结果:∠CAB为7°~19°,平均11.3°;BC为2~4mm,平均2.6mm.经过......

    作者:张洪美;孙钢;赵铁军;顾力军;陈卫衡;尹天;刘道兵;张淳 刊期: 2006- 07

  • 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本组30例(31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3.1岁(47~74岁).初次关节置换类型:全髋置换19例(20髋),人工股骨头置换11例.翻修原因:3例(3髋)为感染性松动,余均为无菌性松动.翻修距初次手术时间:1年以内1髋,2~3年3髋,8~10年21髋,10~15年6髋.翻修假体类型:均为混合型假体,国......

    作者:陈述祥;丁林坚;刘红光;赵崇达;司徒坚 刊期: 2006- 07

  • 全膝置换术治疗晚期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全膝置换术治疗晚期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全膝置换术治疗晚期血友病性膝关节炎5例6膝,按Arnold分期,Ⅲ期1例,Ⅳ期4例;年龄34~47岁,平均39岁.对手术前后关节的HSS评分(thehospitalforspecialsurgerykneescore,HSS)、疼痛和活动度进行随访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46个月(平均25个月),术前HSS评分平......

    作者:何志勇;吴海山;狄正林;章军辉;冯建翔 刊期: 2006- 07

  • 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的临床研究进展

    桡骨头骨折是成人肘部常见的骨折,占肘关节骨折的33%,在成人所有骨折中占1.7%~5.4%[1].桡骨头骨折还常伴有软组织损伤,如内侧副韧带或骨间膜破裂,当这些组织损伤后,桡骨头就成为维持肘关节轴向和外翻稳定的主要结构.对于不稳定的肘关节,切除桡骨头可发生许多远期并发症,包括桡骨向近端移位,外翻不稳定,肘关节僵硬,肘和腕关节退行性关节炎,肘、前臂和腕关节慢性疼痛.因此,对伴有内侧副韧带和(或)骨间......

    作者:胡勇;赵继军;杨述华 刊期: 2006- 07

  •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60~92岁,平均75.5岁.按Neer分类标准对肱骨近端骨折进行分型:三部分骨折8例,四部分骨折15例,肱骨头劈裂骨折2例.新鲜骨折21例,陈旧骨折4例.术后第3天行肩、肘、腕、手关节的主动或被动练习.结果:手术时间45~90min,平均6......

    作者:李瑞琦;刘进炼;刘新晖;董威;于晓光;任立中;李亚丽;姚龙祥;沙子义 刊期: 2006-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