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48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48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骨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临床应用进展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自O'Brien报道以来,目前已成为一种椎间融合的标准技术,广泛应用于椎体滑脱、椎间盘源性疼痛、腰椎失稳等病症的治疗.近年来,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在临床应用方面进展很快,小切口术式的临床应用,腹腔镜下手术的开展,使手术趋向微创化;多种内固定器械开始用于临床以增强前路融合的稳定性;椎间融合器自外形到材料等都有很大发展,椎间融合率不断提高,同时,人们对其并发症也有更深刻地认识.本文对腰......
作者:唐树杰;金鸿宾;王志彬;苗军 刊期: 2008- 01
-
载药磷酸钙骨水泥治疗慢性骨髓炎研究进展
抗生素缓释系统具有局部抗生素浓度高,全身毒副作用小,缓慢释放,持续时间长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一种重要方法.载药磷酸钙骨水泥(CPC)具有药物载体和修复骨缺损的双重作用,且能诱导骨的生长并同步降解,是一种理想的安全可靠的抗生素缓释载体材料.在彻底病灶清除的基础上用载药CPC植入骨缺损处为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一种理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佳、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本文拟就载药磷酸钙......
作者:陈红卫;黄洪斌;赵钢生;季向荣 刊期: 2008- 01
-
钢针撬拨近端求远端法复位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在骨折的手法复位方面,一般是移动骨折远折端对近折端,即遵照以子求母的复位原则.这一原则在临床上,绝大数情况是行之有效的,但在某些骨折不能达到复位目的,因为这些骨折的主要矛盾在近折端,单纯移动远折端改变不了近折端的移位,只有改变远折端的移位,即以母求子才能顺利复位[1-3].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手法复位原则便是如此.1990至2002年,采用X线透视下经皮钢针撬拨近端求远端复位、固定的方法,治疗肱骨外科......
作者:边澎涛;边靖 刊期: 2008- 01
-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规范化的思考与建议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因,多种非手术治疗疗效满意,并在多国被推荐使用.非手术疗法的有效性与优势取决于如何被有效运用.为此,该文提出医患双方的积极态度、正规治疗方案与足够的治疗时间,以及多种疗法的程式化运用是规范该病非手术治疗的基本要求.......
作者:黄仕荣;石印玉;詹红生 刊期: 2008- 01
-
突出髓核对神经根挤压作用的临床意义——7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MRI)轴位像分析
目的:观察突出髓核与关节突关节及椎板(黄韧带)的挤压作用对椎管内神经根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CT或MRI轴位像为依据,将71例(男45例,女26例;年龄13~59岁,平均37.5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突出髓核和关节突关节或(和)椎板(黄韧带)间距大小分为3型,测量椎间盘矢状径指数(SI)、患侧直腿抬高角度.观察SI值、间距分组与患侧直腿抬高角度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年龄、性别、SI与......
作者:冯伟;冯天有;王书勤 刊期: 2008- 01
-
腰椎间盘造影在腰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椎间盘造影对腰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价值及椎间融合手术的疗效,研究椎间盘造影对椎间融合节段范围选择的意义.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对35例具有腰椎间盘源性腰痛症状的患者进行了椎间盘造影,共74个椎间盘.所有病例均行MR和CT检查,观察造影图像和MRI表现,记录诱发痛.35例患者中根据椎间盘造影的结果,行腰椎间融合术20例,并随访手术患者的疗效.结果:35例中20例患者22个椎间......
作者:徐卫星;陈其昕;黄悦 刊期: 2008- 01
-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与治疗选择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损伤,其损伤病理机制复杂,不同类型的损伤要求不同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同时,临床众多的治疗方法也各有其较强的适应证.随着医学基础、相关学科及工业技术的发展,脊柱外科领域的许多基本概念、诊断标准、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法不断完善.特别是近20年来,脊柱外科诊断治疗水平的进步十分令人鼓舞,如三维CT、MRI把人体视如透明体,C形臂透视机、导航仪、内窥镜、各种脊柱手术工具和内置物的临床......
作者:谭明生 刊期: 2008- 01
-
《中国骨伤》2008年第1期继续教育试题
......
作者: 刊期: 2008- 01
-
胸腰椎C型骨折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胸腰椎C型骨折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法.方法:本组胸腰椎C型骨折患者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20~54岁,平均38.5岁.节段分布:T112例,T123例,L111例,L28例,L33例,L41例.均采用单纯后路长节段固定或后路长节段固定加前路植骨融合的方法治疗.对获得随访12~20个月的26例患者的X线和CT片进行分析,测量术前、术后、术后1周及1年时椎体高度、冠状位和矢状位Cob......
作者:谢陶敢;陈其昕;李方才;方杰 刊期: 2008- 01
-
经皮椎体成形术190例疗效评价
目的:通过大宗病例的统计分析,探讨X线透视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椎体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采用C形臂X线机透视下俯卧位经皮椎弓根椎体穿刺190例(275个椎体,男80例,女110例;年龄53~91岁,平均66岁),注射PMMA.术前、术后3个月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活动能力评分和止痛药使用评分的评定,比较改善情况.结果:......
作者:赵刚;史相钦;郑怀亮;崔宏勋;周英杰 刊期: 2008- 01
动态资讯
- 1 闭合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
- 2 膝关节后脱位髌骨置留股骨髁后1例报告
- 3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的手术治疗
- 4 腰椎间盘膨出的CT分度及其临床意义
- 5 颈牵引下点按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 6 折顶复位法旋后位固定治疗严重移位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 7 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疗效评价
- 8 膝半月板损伤临床自然转归的研究
- 9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肘关节僵硬
- 10 缝匠肌骨瓣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5例
- 11 经腹穿刺L5S1椎间盘摘除切吸术52例
- 12 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法治疗
- 13 腰椎退行性滑脱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
- 14 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背侧Barton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 15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 16 缺乏可供吻合静脉的指尖离断再植方法选择
- 17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 18 螺钉石膏内外固定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
- 19 粗丝线缝合肱三头肌腱膜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28例
- 20 折顶复位法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