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48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48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骨伤杂志2008年第10期文章
  • 汶川地震老年伤员的治疗对策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伤后送老年伤员的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地震后我院收治的14例老年伤员的伤情特点与救治方法.结果:经过4~8周的处理,14例老年伤员均获得有效治疗.所有伤员预后良好,无麻醉及手术并发症,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肺栓塞、褥疮、脑卒中等并发症,出院时合并的内科疾患得到有效控制,心理状况良好,营养状况明显好转.结论:对老年伤员的伤情与全身状态评估,小组方式的治疗护理与康复......

    作者:付青格;张春才;王志伟;苏佳灿;许硕贵;曹烈虎;刘欣伟;李卓东 刊期: 2008- 10

  • 汶川地震致周围神经损伤14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战地条件下地震致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地震致周围神经损伤14例进行总结回顾,观察战地条件下通过及时诊断并采用神经吻合术、修复术以及保守治疗等治疗方法对地震致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疗效.结果:14例患者全部获得4周随访,所有患者神经损伤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地震伤中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率较高,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战地条件下应因地制宜,结合患者伤情,早期给予有效治疗.......

    作者:苏佳灿;李卓东;禹宝庆;曹烈虎;张春才 刊期: 2008- 10

  • 地震伤致严重挤压综合征的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地震伤挤压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为地震伤挤压综合征的救活提供参考.方法:对地震伤致严重挤压综合征35例治疗进行总结回顾,观察全身营养支持、积极局部创面处理辅助血液透析,对挤压综合征患者恢复的作用.结果:经过正确的早期处理,逐步清除局部坏死组织,恢复患者心、肾功能,为后续修复创面打下良好基础.结论:尽早解除压迫,正确处理伤肢,及时对坏死组织清除,减少毒素吸收,辅助人工血液透析治疗,有利于提高......

    作者:苏佳灿;付青格;李卓东;禹宝庆;张春才;曹烈虎;刘欣伟;朱科明;郭志勇;贲道峰 刊期: 2008- 10

  • 汶川大地震后送伤病员病情特点及救治要点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里氏8.0级地震造成37万余人受伤,近90%为肢体创伤病员.其中,10%~15%患者伴有颅面、胸腹部等处创伤.我院于2008年5月23日及28日分两批收治47名震区空运伤病员,其中骨科伤病员41例.本文针对我院接收的41例骨科伤病员的入院时病情特点、治疗措施及原则等作一简要总结.......

    作者:赵建宁;王北岳;施鑫;毛广平;包倪荣;钱宏波;丛宇 刊期: 2008- 10

  • 汶川地震陇南灾区伤情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汶川地震甘肃陇南伤情情况,进一步讨论如何采取措施应对突发灾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甘肃陇南地震受灾人口进行抽样调查,重点对伤员伤情、致伤原因、救治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此次地震伤抽样调查中共有1652例,死亡16例,四肢骨折患者750例,占45.4%,精神、神经方面40例,占2.4%.通过有组织的及时救助伤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结论:加强地震伤的预......

    作者:李盛华;张彦军;周明旺;李红专;宋渊;叶柄霖;王久夏;张玉昌 刊期: 2008- 10

  • 汶川地震伤员的紧急救治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30h后,海军总医院抗震救灾第一医疗队抵达灾区绵阳.截止7月4日,抢救重伤员37人次,开展各类手术125台次,诊治灾民12025人次,先后4次向重庆、昆明、广州、德阳等地远距离转运伤员583名.从战伤救治的角度看,我们经历了全部三级救治过程.在初的紧急救治基本结束后,对其中的体会和经验进行小结.......

    作者:张超;何勍;钱阳明;朱智明;殷明;阮狄克 刊期: 2008- 10

  • 损害控制救治平时和地震时严重多发伤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损害控制在平时和地震时救治严重多发伤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对比研究损害控制技术救治平时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26例和汶川地震时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24例,评估两组伤员的病情特点、损害控制救治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平时组26例全部存活,19例返回原工作岗位,7例生活自理,其中3例需继续治疗.地震组24例全部存活,4例重要器官衰竭者已脱离危险,3例尚需进一步的清创和植皮手术,其他伤员均已完成确定性手......

    作者:熊雁;杜全印;孙红振;王子明;吴思宇;王爱民 刊期: 200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