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48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48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骨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出版周期:月刊
-
悬吊模拟失重及解悬吊对大鼠骨密度及生物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及解悬吊后大鼠骨密度及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2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尾部悬吊14d,解悬吊后继续饲养14d,空白组则正常饲养28d.实验第14天活体检测各组大鼠颅骨、T2椎体、L4椎体、骨盆、右侧桡尺骨和右侧股骨的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实验第28天处死大鼠,检测右侧股骨及L4椎体BMD及生物力学强度.结果:......
作者:佟海英;胡素敏;周鹏;傅骞;李谨;高学敏;张建军 刊期: 2008- 04
-
鹿茸多肽对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鹿茸多肽应用于脊髓损伤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75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手术组、15、10、5mg治疗组,每组15只.通过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各治疗组分别注射15、10、5mg鹿茸多肽,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空白手术组造模后不予处理,给药7d.观察其对脊髓损伤动物的动能测定及脊髓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15、10、5mg不同剂量鹿茸多肽给药7d后,大鼠运动功能有所......
作者:李振华;冷向阳;高忠礼 刊期: 2008- 04
-
强骨饮对去卵巢大鼠腰椎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拟强骨饮对骨质疏松症的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健康雌性SD大鼠60只,体重230~280g.随机分为3组,强骨饮组(治疗组)、密钙息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20只.分别采取切除双侧卵巢方法进行骨质疏松造模,10周造模成功后,开始给药,治疗组用自拟强骨饮灌胃,每日1次,每次0.001ml/kg;对照组用密钙息皮下注射,每日1次,每次0.72U/kg.空白组,不做处理.......
作者:史晓林;吴连国;徐建春 刊期: 2008- 04
-
PLGA-[ASP-PEG]三嵌段基质材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黏附增殖及诱导成骨分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acid-co-glycolicacid,PLGA)一天冬氨酸(asparagicacid,ASP)-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三嵌段多元共聚物上骨髓问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的黏附、增殖及成骨分化情况.方法:在PLGA支架材料中引入PEG和含有多个功能位点的ASP,制成PLG......
作者:段智霞;郑启新;郭晓东;白玉;袁泉;陈顺广 刊期: 2008- 04
-
双跟骨孤立性骨囊肿1例
患者,女,44岁.因双足跟骨酸痛1年于2006年8月20口入院.无明显外伤史.患者1年前无诱因出现双足跟酸痛,劳累后加重,患者末在意.近2个月疼痛加重,故来诊.......
作者:滕宏伟;张劲松;房国军 刊期: 2008- 04
-
关节假体周围界膜组织研究进展
无菌性松动是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也限制了关节假体的使用寿命.近年来人们对假体周围的界膜组织作了大量的研究,界膜中存在大量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骨溶解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界膜组织的形成机制、组织细胞构成、与溶骨有关因子、免疫反应、转归等方面作一综述.了解界膜组织研究的新进展,将有助于临床更好地分析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病机制,进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杨书丰;赵建宁 刊期: 2008- 04
-
预混合磷酸钙骨水泥研究进展
磷酸钙骨水泥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及可塑性被作为骨缺损重要的修复材料,其性能的改进研究仍然是生物医学骨组织工程领域的热点课题.预混合磷酸钙骨水泥较传统原位即时混合型磷酸钙骨水泥具有方便临床手术操作、节约手术时间、便于保存等优点,克服了即时混合不均匀、不充分的缺点,并能根据缺损部位形状不同而随意塑形,因而预混合磷酸钙骨水泥也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之一.......
作者:张永东;尹玉姬;白人骁 刊期: 2008- 04
-
手法治疗陈旧性前臂双骨折的临床应用
前臂双骨折在日常生活中较多见,占前臂骨折的一半以上,多见于青少年,中年人较少.多因间接暴力损伤,直接暴力、旋转力损伤少见.骨折后因诊断失误或延误诊断,或治疗不当造成陈旧性骨折.治疗此种骨折难度大,多主张手术切开折骨冉整复内固定治疗.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闭合手法折骨,再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喻海泉;肖文凯 刊期: 2008- 04
-
Ⅲ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早期的处理方法与技巧,总结外固定支架治疗、稳定骨折端的临床效果.方法:早期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20例,男86例,女34例;年龄18~67岁,平均36.8岁.结果:120例中111例优良,或通过Ⅱ、Ⅲ期手术,软组织修复及骨折愈合良好;1例患者因感染、骨折复位不良,骨折不愈合;8例1期截肢.结论:对于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早期以外固定支架为主的治疗是一种......
作者:校佰平;李明;毛伟民;徐荣明;周龙;张经纬 刊期: 2008- 04
-
脊柱结核术后复发与血沉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术后复发与血沉的关系.方法:采用病灶清除术治疗胸腰椎结核80例,男36例,女44例;年龄20~71岁,平均38.2岁.以术前血沉40mm/h为界线分组:A组42例,手术前血沉≥40mm/h;B组38例.手术前血沉......
作者:王睿;孔晓海;陈其义;梅宗贤;佟兴业 刊期: 2008- 04
动态资讯
- 1 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处理要点的探讨
- 2 Masquelet技术治疗第1跖趾关节痛风性关节炎
- 3 肘部腱鞘囊肿致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
- 4 三叶草钢板治疗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
- 5 关节镜下清创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分析
- 6 高分子聚乳酸可吸收医用膜预防肩袖术后肩峰下粘连的病例对照研究
- 7 椎板切开回置预防椎间盘切除术后瘢痕粘连
-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腰椎间盘脱出症300例
- 9 绷带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
- 10 46例骨盆骨折并发休克的救治体会
- 11 点穴调曲手法治疗青少年颈曲异常
- 12 手法为主治疗隐神经卡压综合征24例
- 13 32例低位椎管内肿瘤的诊治分析
- 14 活血化瘀中药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鼠TGF-β1表达的实验研究
- 15 压缩性脊椎骨折各节段形态学变化特点的探讨
- 16 双插片自稳融合器选择性治疗创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初步报告
- 17 推拿治疗肩部骨折后遗症
- 18 顶压手法结合多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研究
- 19 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点看法
- 20 矩形针治疗胫骨多段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