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48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48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骨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出版周期:月刊
-
同指螺旋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目的:探讨同指螺旋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采用以同指一侧指固有神经血管束为蒂螺旋岛状皮瓣向前推进修复指腹缺损16例16指.男12例,女4例;年龄18~49岁,平均37岁.机器挤伤11例.重物砸伤2例,车门挤伤1例,电锯伤2例.损伤指别:食指5例,中指9例,环指2例.均为全指腹缺损,缺损范围:1.6cm×1.2cm~2.5cm×1.7cm,指背......
作者:张智;闫宝山;吴小满;唐加义;赵东升 刊期: 2011- 05
-
手法整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
目的:探讨用手法整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采用闭合整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此类损伤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17~56岁,平均39岁.骨折按AO分型:A型12例,B型24例,C型10例.入院至手术时间2h~3d,伤后患者患肢肿胀,疼痛,可及骨擦音.术后对患者伤口情况,患肢功能,骨折愈合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切口Ⅰ期......
作者:肖义陂;胡敦祥;唐清美;许振波;周铨昆;邓平征;郭军芳 刊期: 2011- 05
-
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羟基磷灰石及胶原含量的变化
骨质疏松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群特别是绝经妇女身心健康的代谢性骨病[1],其病理特点是骨密度明显降低,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总量的绝对减少,骨力学性能降低,骨组织结构发生改变等.天然骨由无机物和生物大分子有机结合的复合体[2].笔者就骨质疏松症与羟基磷灰石及胶原含量的变化关系作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庞炜;康乐;付友兰;于小迪;王倩云 刊期: 2011- 05
-
股骨干骨折合并脑损伤后大鼠多器官功能损害的生化指标观察
目的:对大鼠血清中多种生化指标的检测.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脑损伤后对大鼠多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4月龄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80±10)g,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创伤第1天组,创伤第2天组,创伤第3天组,创伤第5天组,创伤第7天组,每组5只.5个创伤组制造大鼠右侧股骨干骨折合并脑损伤的模型.然后分别在造模后第1,2,3,5,7天抽取各组腹主动脉,检测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
作者:陈云强;孙天胜;刘佳 刊期: 2011- 05
-
明胶微球/rhBMP-2/CPC的制备及其异位成骨效应研究
目的:制备多孔复合材料明胶微球/rhBMP-2/CPC并研究其异位成骨效应.方法:双相乳化冷凝聚合法制备明胶微球,京尼平进行交联,喷金后电镜观察.交联微球携载rhBMP-2,以2.5%的比例掺入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s,CPC)固化,制成实验用多孔明胶微球/rhBMP-2/CPC,rhBMP-2/CPC作为对照组.两组材料固化后分别浸入生理盐水,1、3周后进行生......
作者:厉孟;刘旭东;刘兴炎;葛宝丰 刊期: 2011- 05
-
臀大肌钙化性肌腱炎伴坐骨神经痛1例
患者,女,50岁,文职工作者,10年前左大腿有轻微外伤史,3个月前左臀部出现放射性疼痛,持续不缓解,严重影响工作学习,10d前疼痛放散至小腿后侧.体格检查发现左大腿近端粗隆下略隆起,局部触压痛明显,深压时疼痛放射至小腿后侧,左大腿因疼痛活动受限.骨盆X线片仅见左侧大转子下方外侧形状不规则密度不均一的高密度影(图1a).MRI示左大腿外侧囊性肿物,左侧大转子后外侧高信号影并累及坐骨神经(图1b-1c......
作者:沙辉;杨晨;宫宇宝;赵承武;李叔强;冯卫;刘建国;齐欣 刊期: 2011- 05
-
MRI在诊断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中的应用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emoraacetabularimpingement,FAI)被认为是导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原因.FAI能够导致关节软骨被破坏.软骨的破坏程度直接影响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预后.如果能够早期发现FAI并能及时治疗可以减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如何才能做到早期诊断呢?近来研究表明,MRI是诊断FAI的好方法.MRI有很高的分辨率和信噪比,能够清晰显示髋关节的软骨及盂唇.文章综......
作者:曾祥永;朱勇军 刊期: 2011- 05
-
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随着现代医学关于髌股关节解剖、结构、以及机械和生物力学方面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髌股外侧高压综合征作为一种常见髌股关节疾病,逐渐被临床工作者所重新独立认识,由于其病因、疼痛发生机制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使其临床症状的准确描述以及公认诊断标准的确立存在相当的困难与争议,对于不同病因病机以及病变阶段的准确把握尤为重要,各种针对性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成为临床研究的关键所在,本丈回顾了近十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
作者:刘劲松;张道平 刊期: 2011- 05
-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个体化治疗
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率增加是人口老龄化的必然.据统计,20%的患者在12个月内死亡;40%的患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其中的一半甚至无法行走[1].1990年全世界约有1660000例髋部骨折,据估计,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300000[2],其中近一半是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转子部位血供丰富,很少发生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但治疗不当容易发生髋内翻.高龄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保守治疗过程中容易出......
作者:张保中;常晓 刊期: 2011- 05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髓内固定(IF)、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各自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09年8月采用DHS、IF、PF-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复杂骨折165例,其中DHS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平均年龄71岁;骨折根据Jensen分型:Ⅱ型30例,Ⅲ型28例;IF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平均年龄73岁......
作者:王勇;杨益宇;于志华;李崇清;吴银生;郑秀霞 刊期: 2011- 05
动态资讯
- 1 多模式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对类风湿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效果的病例对照研究
- 2 多条血管束加带血管蒂骨瓣植入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手术配合
- 3 中药加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
- 4 四肢动脉损伤修复导致淋巴漏13例分析
- 5 植入型复方丹参缓释剂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 6 枕颈融合固定术的研究与进展
- 7 腕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
- 8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袖套状保残重建的临床效果
- 9 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比较
- 10 肌腹内腱鞘囊肿2例
- 11 儿童移位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 12 L梯形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 13 影响APLD疗效相关因素的研究
- 14 自制偏心牵引带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 15 体外冲击波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 16 股骨转子间骨折双头自动加压新型外固定支架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 17 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
- 18 预储自体血和血液稀释回输法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 19 折顶尺偏法整复治疗前臂双骨折42例
- 20 不同强度正弦交变电磁场对大鼠骨密度及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