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48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48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骨伤杂志2013年第10期文章
  •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与传统前路和后路手术相比,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anteriortranspedicularscrewfixation,ATPS)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优势、相对安全等特点,仅通过一次前路手术可解决减压和重建两个问题.但是由于ATPS采用了较为特殊的解剖通道,临床上暂无专门用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钉的配套内固定系统,下颈椎ATPS技术的适应证相对较窄,尚不能替代传统前路和后路手术方法.如何精确置......

    作者:李杰;赵刘军;徐荣明;张明;蒋伟宇;祁峰 刊期: 2013- 10

  •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OVCF)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被认为是老年人生命健康开始衰退的前兆,因此积极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手术方法,如椎板切除内固定术,其创伤大、失血多而失败率高;保守治疗不能早期减轻疼痛症状及改善功能状态,导致骨折延迟愈合及严重骨化,形成陈旧性OVCF,给治疗带来更大困难.随着脊柱外科微创......

    作者:史光华;李鹏翠;卫小春 刊期: 2013- 10

  • 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Ⅲ型孟氏骨折

    孟氏(Monteggia)骨折指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其Bado分型Ⅲ型表现为桡骨头向外侧或前外侧脱位,尺骨近侧干骺端骨折,骨折多向桡侧成角(图1a,1b),仅见于儿童,约占整个孟氏骨折的20%,是孟氏骨折中较为特殊的类型[1].自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25例儿童Ⅲ型孟氏骨折,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魏杰;程克勤 刊期: 2013- 10

  • 颈椎病诊断治疗中相关问题的思考

    颈椎病的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才提出,至60年代中期始为大家所公认[1].于70年代末,由于CT与MRI诊断技术的相继出现和不断完善,为颈椎病的诊断提供了清晰的影像学图像,特别是核磁共振技术的出现,可像活的人体解剖图谱一样清晰地将病变显示在医生和患者面前,人们对颈椎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颈椎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特征认识更加深刻.颈椎病早期诊断和恰当科学的外科干预时机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显著提高了颈......

    作者:周英杰;李无阴 刊期: 2013- 10

  • 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的思考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影响人体运动功能的退行性疾病.经皮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lumbardiscectomy,PELD)是现有条件下创伤小的直视下腰椎间盘摘除技术,国内也有很多相关治疗的报道[1-5],探索PELD技术的原则,将有助于临床开展该项技术,更好的缓解患者的痛苦[6-7].1PELD的适应证是相对的和发展的外科技术是依据时代发展而发......

    作者:张西峰 刊期: 2013- 10

  • 经颈前路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枢椎血管瘤

    目的:探讨经颈前路行椎体成形术治疗枢椎血管瘤的诊疗体会.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2年4月,采用经颈前路椎体成形术治疗枢椎血管瘤6例,均经MRI初步诊断,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35~67岁,平均49岁.术后6个月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并采用WHO标准对疼痛缓解程度进行评定.结果:6例患者术中穿刺证实均为血管瘤.手术时间平均58min,平均骨水泥注射量2.6ml.术后X线片或CT提示骨水泥填充病......

    作者:顾仕荣;张明;陈斌辉;桑裴铭 刊期: 2013- 10

  • 等离子刀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比较等离子刀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与等离子刀髓核消融术治疗单节段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单节段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其中33例采用等离子刀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A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20~60岁,平均(40.4±8.8)岁;病程12~38个月,平均(19.9±5.8)个月.31例采用等离子刀髓核消融术治疗(B组),男18例,女......

    作者:任晓春;王昕洋;张蜀华;杨自权;卫小春 刊期: 2013- 10

  • 内窥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目的:比较内窥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LDH)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35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内窥镜组14例,行椎间盘镜(MED)下经椎间孔减压椎间融合(TLIF);开放手术组21例,行后路全椎板减压椎间融合(PLIF).两组患者均同时采用了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

    作者:黄承军;唐汉武;梁冬波;娄宇明;关威 刊期: 2013- 10

  • 微创椎间孔镜治疗伴有坐骨神经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经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下选择性治疗伴有坐骨神经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接受经皮穿刺经椎间孔入路全内窥镜下治疗的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8例,女18例;年龄11~77岁,平均(39.7±15.3)岁;其中L5S120例,L4,526例.所有患者表现腰痛及下肢放射性坐骨神经痛,术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术后即刻检查患者直腿抬高试......

    作者:蒋毅;宋华伟;王东;杨明连 刊期: 2013- 10

  • 局麻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局麻下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29例,男47例,女82例;年龄61~92岁,平均73.7岁;胸椎88节,腰椎101节.观察手术前后VAS评分的变化、椎体高度改变、局部Cobb角的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24~60个月,平均34.2个月.腰痛VAS评分......

    作者:茹选良;蒋增辉;宋柏杉;桂先革;林杭;何荐 刊期: 201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