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48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48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骨伤杂志2013年第6期文章
  • 术前跟骨牵引在治疗Rüedi-Allg(o)werⅡ型和Ⅲ型Pilon骨折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术前跟骨牵引在治疗Rü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中的作用.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跟骨牵引作为临时固定措施,Ⅱ期行内固定手术,治疗Rü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56例,其中男42例,女14例;年龄18~68岁,平均34.6岁.术后按照Tornetta等胫骨Pilon骨折临床治疗结果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56例均获随......

    作者:宋俊生;王林 刊期: 2013- 06

  • 复杂髋臼骨折中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1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31~57岁,平均38.6岁.对其X线、CT、手术方案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美国矫形外科学会评价标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31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7.6个月.无感染及术中血管神经损伤,1例因股骨头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根据......

    作者:雷贵富;徐阿炳;班吉鹤;石钢;方铭 刊期: 2013- 06

  • 益气化瘀方减轻HIF-1α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膝关节软骨退变的研究

    目的: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条件性基因敲除(HIF-1αcKO)小鼠膝关节软骨退变情况,以及中药复方益气化瘀方对减缓HIF-1αcKO小鼠椎间盘软骨退变的作用.方法:①将杂交繁殖获得同窝的HIF-1α+/+小鼠和HIF-1α-/-小鼠,分为HIF-1α++/+小鼠4月龄组、HIF-1α--/-小鼠4月龄组,HIF-1α+/+小鼠6月龄组、HIF-1α-/-小鼠6月龄组,每组3只.在......

    作者:王晶;董芳芳;李晓锋;舒冰;施杞;王拥军;周重建 刊期: 2013- 06

  • 兔髓核与纤维环细胞生物学特性差异的研究

    目的:同时建立兔髓核细胞与纤维环细胞体外培养模型,比较两者生物学特性差异.方法:新西兰大白兔5只(2~3kg,雌雄不限),无菌条件下分离髓核及纤维环,酶消化法联合组织块法含15%FBS的DMEM/F12(1∶1)培养液培养,当细胞90%融合后进行传代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测细胞形态,台盼蓝染色测定细胞活力,甲苯胺蓝和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分析比较髓核细胞与纤维环细胞形态......

    作者:谢健;童培建;肖鲁伟;金红婷;吴承亮;单乐天;毛强;潘佳菲 刊期: 2013- 06

  • 孤立闭合性腕舟骨完全脱位1例

    患者,男,40岁,因车祸撞伤左卜肢致左前臂腕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2d入院.查体:左前臂处有擦痕,肿胀,压痛,左腕关节肿胀明显,掌侧可触及脱位舟骨,腕关节背侧有凹陷感,腕关节屈伸活动明显受限.左腕X线片示:左腕舟骨完全脱位至桡骨远端掌侧(图1a,1b),近极可见细小骨折线.......

    作者:洪潮;许键华;顾小华;马伟魏 刊期: 2013- 06

  • 陈旧性桡骨头脱位的手术治疗进展

    陈旧性桡骨头脱位的治疗,目前主要是手术切开复位,保守疗效欠佳.手术治疗一般采用尺骨延长、桡骨短缩、桡骨头复位术.环状韧带的修复或重建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功能障碍十分明显者,桡骨头切除可作为后的选择.早期诊断是陈旧性桡骨头脱位治疗的关键,尺、桡骨截骨,不重建环状韧带的综合治疗是当今的主要趋势.......

    作者:肖善文;肖红莲;严纪辉;秦泗河 刊期: 2013- 06

  • 动态中和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动态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日益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amicneutralizationsystem,Dynesys)作为动态固定技术的一种,既能保持脊柱的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在延缓邻近节段退变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Dynesys技术可作为腰椎融合之外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另一佳选择,主要适用于轻至中度的腰椎退变性疾病,但它缺乏保持和恢复腰椎前凸的机制需要......

    作者:陈喜君;范顺武 刊期: 2013- 06

  • 对“骨错缝、筋出槽”的认识及临床诊断

    中医学认为“骨错缝、筋出槽”是颈椎病等脊柱退行性疾病发病的关键病机,但是对“骨错缝、筋出槽”概念还存在不少争议.本文强调应从“结构异常”及“功能异常”两方面来全面理解“骨错缝、筋出槽”的概念,并从临床症状、颈椎病常规体征、特殊体征(主要通过触诊获得)、影像学测量(特殊测量方法)4个方面来探索建立颈椎“骨错缝、筋出槽”的临床诊断标准.......

    作者:元唯安;张明才;詹红生 刊期: 2013- 06

  • 髌骨骨折的规范化评估与治疗

    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1%[1].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髌骨骨折呈现发病率高、骨折粉碎严重,骨质疏松等特点[2].张力带钢丝技术结合内外侧支持带修补是治疗髌骨骨折的经典方法[3],但随着该技术的推广与普及,骨折固定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文献报道对张力带原理的误解和不符合力学原理的固定方法,导致约40%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4].......

    作者:张建政;刘智 刊期: 2013- 06

  • 镍钛-聚髌器结合Herbert螺钉及钢缆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

    目的:分析镍钛-聚髌器结合Herbert螺钉及钢缆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采用镍钛-聚髌器结合Herbert螺钉及钢缆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22~75岁,平均38.6岁.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同时定期随访,并对膝关节功能恢复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7~20个月,平均13.5个月,所有骨折获得解剖复位.疗效......

    作者:汤洋;章云童;付青格;张春才;张欣;王攀峰 刊期: 2013-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