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48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48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骨伤杂志2015年第3期文章
  • 中药脊髓康对脊髓损伤大鼠Nogo-NgR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脊髓康对急性大鼠脊髓损伤后Nogo-A,NgR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18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强的松组及脊髓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切除T10节段椎板,不损伤脊髓;其余组采用改良Allen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强的松组:术后至处死前每日灌胃强的松0.06g/kg,首次在术后30min给药.脊髓康高、中、低......

    作者:尤武林;张亚峰;陈剑峰;尹恒;杨俊锋;王建伟 刊期: 2015- 03

  • 成人小腿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侵袭骨髓1例

    横纹肌肉瘤是源于胚胎间充质的高度恶性肿瘤,年轻女性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常见转移部位为乳房,侵袭骨髓者非常罕见,多在数月内死亡.笔者在2013年3月期间收治1例横纹肌肉瘤伴骨髓侵袭的年轻女性患者,给予综合治疗后随访半年,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志栋;李冬松;刘建国 刊期: 2015- 03

  • 大转子延长截骨术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怎样取出固定牢固的生物型或骨水泥型股骨假体,以及完整取出股骨远端的残留骨水泥直接影响到股骨端的翻修效果.大转子延长截骨术具有较高的截骨处骨愈合率,极佳的术中暴露效果,以及外展肌张力调整等优点,已被国外学者广泛运用到全髋关节翻修及复杂的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本文对该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以及其优势作一综述,以期待更深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作者:赵智越;齐欣;杨晨;李叔强 刊期: 2015- 03

  • 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肌腱双束重建膝关节内侧髌股韧带结合髌韧带止点内移治疗重度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9月至2013年6月,收治重度髌骨脱位16例,男2例,女14例;年龄11~27岁,平均16岁;左膝11例,右膝5例;病程3~10年.16例均为习惯性脱位,屈膝时髌骨自动向外脱出.脱位次数9~33次,平均19次.患膝关节髌骨不稳,髌骨向外侧活动度明显增大,恐惧征阳性.X线片见髌骨脱位,髌股......

    作者:唐辉;徐永清;郑天娥;沙勇;徐小山;赵万秋;崔勇;张曦娇;浦绍全 刊期: 2015- 03

  • 全髋关节翻修术中股骨骨缺损重建方法的选择

    由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数量的增加、实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医生水平参差不齐、国产低质量假体的大量使用,以及接受手术患者的逐渐年轻化,全髋关节翻修数量也迅速增加.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是一种技术复杂、操作困难而情况多变的手术[1-2].在翻修中,面临困难的问题往往是对严重骨缺损的处理和重建,股骨翻修同样面临这个问题,股骨翻修的方法很多,但是需要根据骨缺损的严重程度来选择.......

    作者:周勇刚 刊期: 2015- 03

  • 内固定术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内固定术(包括PFNA和PFN)与髋关节置换术(包括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利用Cochran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手动检索相关文献,所有检索文献截止2013年1月1日.收集内固定术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对照试验的英文及中文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及提取资料,......

    作者:董建彬;王智勇;芦浩;田渊;王鑫瑞;张志强 刊期: 2015- 03

  • 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关节置换感染翻修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ECT)全身骨扫描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次关节翻修术前感染控制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初次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患者,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65~74岁,平均68.8岁.手术前行ECT骨扫描、血沉、C-反应蛋白检查,根据结果做出判断,ECT与C-反应蛋白、血沉两者之一阳性,可判定为......

    作者:徐鸿尧;赵建宁;包倪荣 刊期: 2015- 03

  • 人工髋关节翻修的股骨假体柄的形态及稳定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根据全髋关节翻修所得资料,分析人工股骨柄在生理应力作用下的状态,讨论延长人工关节使用年限的注意事项,为临床工作积累更多经验.方法:选择53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行翻修手术的患者,其中男28例,女25例;平均年龄74.66岁(61~84岁).人工关节平均使用年限18.24年(3~27年),首次置换术后初始下地负重时间平均11d(5~16d),翻修的主要原因为自发松动和外伤.根据患者影像学资......

    作者:闵重函;张洪美;周瑛;严世贵;秦宏敏;叶先才;朱振康;荆琳;赵革军 刊期: 2015- 03

  • 组配式生物型股骨柄在复杂髋翻修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组配式生物型股骨柄MP假体应用于复杂髋翻修的手术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MP假体翻修的患者,共246例获得随访,男148例,女98例;年龄26~83岁,平均62.5岁.术后随访0.5~11年,平均5.7年.翻修原因:无菌松动107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104例,其他35例有不明原因疼痛、假体周围骨折、磨损及脱位等.根据Paprosky分型,股骨骨......

    作者:张振东;卓奇;张庆猛;宋俊雷;杨帆;陈继营 刊期: 2015- 03

  • 股骨颈骨折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放置真空负压引流对围手术期失血量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后放置真空负压引流瓶,不同负压下术后失血量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采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7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成高负压引流组和低负压引流组.高负压引流组34例,男10例,女24例;平均年龄(75.94±9.02)岁;术毕放置60kPa负压真空负压引流瓶.低负压引流组40例,男13例,女27例;平均年龄(74.93±8.90......

    作者:骆国钢;张鸿振;姚剑川;林忠勤;谢海风 刊期: 201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