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48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48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骨伤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锁定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固定治疗陈旧性股骨干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使用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固定治疗陈旧性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采用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固定治疗11例陈旧性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为25~53岁,平均36.4岁.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7例;其中开放性骨折均为GustiloⅠ型;骨折按照Winquist分型:Ⅱ型2例,Ⅲ型8例,Ⅳ型1例.通过X线检查观察术后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采用......

    作者:陈奇;陈卫;刘国浚;高建廷;刘炎;丁真奇 刊期: 2016- 04

  • 髂前下棘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髂前下棘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supra-acetabularspinalpediclescrewsandasubcuta-neousconnectingrod,INFIX)在骨盆前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采用INFIX手术内固定治疗12例骨盆环骨折患者,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6~65岁,平均38岁;病程均在2周内.按照Young-Bu......

    作者:祖罡;毕大卫;曹奇勇;胡钢锋;马海涛;陈亿民;王辉;朱元 刊期: 2016- 04

  • 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近端骨折

    目的:初步探讨采用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14年1月应用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近端骨折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21~66岁,平均(41.0±1.3)岁;直接暴力损伤8例,间接暴力损伤3例,合并胸锁关节脱位2例.左侧6例,右侧5例.根据Craig分型,Ⅱ型4例,Ⅲ型2例,V型5例.治疗后参照Rockwood评分标准,根据疼痛、肩部活动度、肌力、......

    作者:黄兴锐;徐浩 刊期: 2016- 04

  • MicroRNA基因调控在膝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MicroRNA(miRMA)是一种从哺乳动物细胞内发现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在基因的表达调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转录后调节机制方面.近年来,miRNA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细胞因子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成骨破骨细胞增值、凋零、分化在膝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新的研究表明,炎性介质......

    作者:赵勇;王钢 刊期: 2016- 04

  • 不同机械力学刺激对骨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

    机械力学刺激是影响骨组织生长改建的调控因素,在骨创伤后修复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机械刺激通过作用于细胞外基质-整合素-细胞骨架系统、力敏感性离子通道、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系统等多种信号途径来转导力学信号,从而调控细胞代谢活动和基因表达等应答反应.压缩应力,拉伸应力和流体剪切力是3种基本也是重要的机械力类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告了3种机械应力在刺激骨成骨作用中有积极影响,包括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泌......

    作者:季侨丹;何成奇 刊期: 2016- 04

  • 髋臼骨折的治疗进展及思考

    髋臼骨折为高能量损伤所致的关节内骨折,由于髋臼复杂的解剖特点、功能的重要性,加之骨折治疗困难,此类损伤的救治对于创伤骨科医生是一个挑战,也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1-2].以往采用非手术治疗,由于无法恢复股骨头与髋臼的匹配关系,疗效不佳,但是随着对髋臼骨折的详细论述、学习加深以及目前外科治疗观念的确立,对于不稳定,复杂的髋臼骨折多进行手术治疗,提倡解剖复位、有效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3-5].而随着......

    作者:周东生 刊期: 2016- 04

  • 尺神经肌下前置术与皮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Meta分析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尺神经皮下前置术(ASCT)与肌下前置术(ASMT)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协作网专业实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等,并采用手工检索方法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及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Mana......

    作者:柴浩;张磊;孙荣鑫 刊期: 2016- 04

  • 髋臼骨折不同移位类型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术后的复位质量,并且分析复位质量对髋臼骨折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77例髋臼骨折患者,其中男45例,女32例;年龄19~78岁,平均42.4岁.按照Judet-Letournel分型:简单骨折41例,复杂骨折36例.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2周50例,>2周27例.采用Matta复位标准对患者术后进行复位......

    作者:董伊隆;钱约男;刘良乐;张元勋;蔡春元;杨国敬 刊期: 2016- 04

  • 髋臼后壁重建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力学分析

    目的:在尸体上模拟髋臼后壁缺损的模型,评价不同后壁重建方法对髋臼与股骨头接触特性的影响.方法:获取6具成人尸体的骨盆股骨标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均采用后壁截骨法建立髋臼后壁60°弧1/2缺损的模型;两侧缺损区分别选用不同的重建方法.其中,A组凿取髂前上棘后方的自体髂骨以制作解剖性自体髂骨;B组于髂后上棘前方凿取髂骨块.将髋关节置于直立位、屈曲位及后伸位,从10~250N分级加载,使载......

    作者:贾献荣 刊期: 2016- 04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形技术在复杂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和快速成形技术(rapidprototyping,RP)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及功能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3例复杂髋臼骨折利用CAD和RP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男14例,女9例;年龄22~68岁,平均39.96岁.骨折按Letoumel-Judet分型:双柱骨折(X)1......

    作者:胡维界;刘峰;张军钰 刊期: 201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