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48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48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骨伤杂志2017年第7期文章
  • 牵张应变刺激对软骨增殖及分化和细胞基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力学刺激广泛存在并参与调节机体内多种细胞的生物行为.其中牵张应变作为机体内细胞常见的一种受力模式,广泛存在于如骨与软骨、肌腱、心肺血管等多种器官.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研究的发展,多种力学加载装置应运而生,用于模拟体内复杂的力学刺激来提供包括等轴、单轴以及多种类型的力学波形的牵张应变刺激,这对生物力学的研究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多项研究已发现牵张应变刺激可引起受力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和基质等的改变,但是......

    作者:门亚勋;赵永亮;程相允;曹万全;王刚;杨自权 刊期: 2017- 07

  • 髌股疼痛综合征病因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髌股疼痛综合征(patellofemoralpainsyndrome,PFPS)是导致膝关节疼痛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无特异性诊断措施,影像学检查无软骨、韧带及软组织损伤表现时方可考虑诊断为髌股疼痛综合征.其病因包括各种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的髌骨运动轨迹异常,如髌骨位置异常、Q角增大及足过度外翻等,股四头肌失衡和臀肌功能异常等下肢肌肉功能异常同样在髌股疼痛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存在多种治疗......

    作者:崔利华 刊期: 2017- 07

  • 正骨手法复位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背向移位骨折

    目的:观察不同手法运用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背侧移位骨折的复位效果.方法: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运用正骨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背侧移位骨折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3~14岁,平均6.5岁;伤后至就诊时间lh~6d;左侧31例,右侧49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重叠移位:Ⅰ型45例,Ⅱ型35例.通过临床表现及X线片检查观察骨折的移位情况,采用透视下不同手法复位固定,超腕固定3周后翻板再......

    作者:赵俊峰;张天健;高泉阳;赵朝锋;韩卢丽;陈刚 刊期: 2017- 07

  • 回旋手法在小儿股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回旋手法在小儿股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治12例股骨骨折患儿,男8例,女4例;年龄1~12岁,平均6岁;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摔伤10例,交通事故2例,其中橫行骨折1例,斜行骨折4例,螺旋形骨折4例,粉碎性骨折2例,青枝骨折1例.所有患者在伤后1~2d行手法复位加杉树皮小夹板固定,并行下肢皮肤牵引术.结果:12例患儿获得随访,时间1~3个月,平均2个月......

    作者:许建国;许鑫;喻俊辉;缪苏叶;缪苏健;吴静 刊期: 2017- 07

  • 股骨转子间骨折热点问题的探讨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所发生的骨折,在老年人骨折中比较常见,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快和高能量损伤日益增多,其发病率亦逐年增高,加之此类骨折常与骨质疏松有关[1],其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骨科医生的重视[2].据报道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有20%~30%的并发症和17%的死亡率,为了尽早开展功能锻炼、减少卧床时间及骨折相关并发症,目前学者们多主张手术治疗,早期坚强内固定和功能锻炼已成为......

    作者:纪方;刘培钊;佟大可 刊期: 2017- 07

  • 《中国骨伤》杂志2017年第7期继续教育试题

    ......

    作者: 刊期: 2017- 07

  •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机对术后1年死亡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对老年转子间骨折术后1年死亡率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转子间骨折3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骨折受伤到手术开始时间的不同节点(72h、96h)分为96h组.比较不同手术时间节点分组的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不同手......

    作者:汤超;傅士平 刊期: 2017- 07

  • 倒置LISS钢板治疗累及股骨干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

    目的:探讨倒置LISS(lessinvasivestabilizationsystem)钢板治疗累及股骨干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4例累及股骨干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患者,男16例,女8例;年龄35~81岁,平均62.5岁.受伤原因:交通伤8例,高处坠落伤3例,摔伤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2d,平均5.2d;采......

    作者:韩雷;胡云根;方伟利;金波;许世超 刊期: 2017- 07

  •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中期随访

    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中期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病例(男17例,女15例),采取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治疗,其中4例死亡病例排除在外,28例纳入研究,年龄69~83岁,平均75岁;内固定手术与髋关节置换之间相隔8~72个月.其中EvansⅠ型6例,......

    作者:孙启才;茹选良;钱志钢;吴立东;严世贵;王祥华 刊期: 2017- 07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FP)、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BPH)治疗高龄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8月采用LPFP、PFNA内固定及BPH治疗的75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86例患者临床资料,LPFP组男10例,女16例;年龄(72.54±4.78)岁;EvansⅡ型5例,Ⅲ型12例,Ⅳ型9例.PFNA组男17例......

    作者:朱立军;李晓飞;刘超;吕成昱 刊期: 2017-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