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48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48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骨伤杂志2018年第5期文章
  • 外侧型弹响髋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

    外侧型弹响髋(externalsnappinghip,ESH)是指髋关节在做某一动作时引起患者感到或听到闷响声,伴或不伴局部疼痛的一种常见病.ESH的发病机制多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与摩擦因素有关.临床症状以活动时发出弹响为主,体格检查及X线、磁共振,动态超声等影像学技术可帮助诊断.治疗上症状轻者药物治疗、休息、理疗等即可取得好的临床疗效,保守治疗无效者国外多主张进行手术治疗,各式开放手术方式都能取得......

    作者:丁权威;张杰;吴泽庭;范梦强;吕帅洁;童培建 刊期: 2018- 05

  • 髋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分型与治疗策略

    2000年全球统计约160万例患者发生髋部骨折,其中20%的骨折患者年龄>50岁[1].预计到2025年,每年会有约260万患者发生髋部骨折,1年内的死亡率可高达30%[2].髋部骨折是全球10大致残疾病之一[3-4].由于几乎大部分的髋部骨折患者都需要选择手术治疗,髋部骨折的治疗一直面临更多严峻的挑战.髋部骨折根据解剖主要分为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转子下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高,本文主要针......

    作者:彭烨;唐佩福;张立海 刊期: 2018- 05

  • 《中国骨伤》杂志2018年第5期继续教育试题

    ......

    作者: 刊期: 2018- 05

  • 3D打印技术对骨盆骨折治疗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文献,评价3D打印技术对骨盆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VIP)、万方数据库等,检索起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7年9月,收集应用3D打印技术于骨盆骨折术前规划的临床对照试验.按照事先制定的入选与剔除标准筛选文献,......

    作者:张玉东;吴仁愿;谢丁丁;张磊;何毅;张鸿 刊期: 2018- 05

  • 髋臼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研究

    目的:探讨3种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固定髋臼双柱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16个髋关节标本随机分为4组,其中1组完整髋臼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3组模拟双柱骨折后,分别按下列方法内固定:前柱螺钉加后柱钢板(SP),前柱钢板加后柱螺钉(PS),后柱双钢板(PP).通过连续垂直加载,记录骨折的位移程度和髋臼的接触特性.结果:在载荷800N时,SP、PS和PP3组髋臼平均纵向位移位分别为(1.92±0.81)、......

    作者:董伊隆;钱约男;刘良乐;黄祥祥;林凌志;蔡春元 刊期: 2018- 05

  • 股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术后感染性骨不连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改良Ⅰ期手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术后感染性骨不连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采用改良Ⅰ期清创修复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术后感染性骨不连患者10例,其中男9例,女1例;年龄35~77岁.单纯股骨转子间骨折3例,股骨转子间合并股骨近端骨折2例,股骨转子下骨折5例.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以股骨近端LISS钢板重新固定骨折端,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加混有抗生素人工骨......

    作者:翟利锋;马苟平;沈立锋;郭峭峰;张春 刊期: 2018- 05

  •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影响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措施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行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患者74例,男33例,女41例,平均年龄(75.07±7.89)岁.根据术后1年随访时Sanders功能评分将患者分为功能良好组(55例)和功能不良组(19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骨折分型、骨密度、术前基础......

    作者:李庆庆;桂先革;蒋增辉;茹选良 刊期: 2018- 05

  • 先正确开口插髓内钉再复位治疗闭合复位困难的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比较先正确开口插髓内钉再复位手术方法和传统复位手术方法治疗闭合复位困难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先正确开口插髓内钉再复位手术方法和传统复位手术方法治疗闭合复位困难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AO31A2.2-3.3),且随访超过12个月的58例患者.其中32例采用先正确开口插髓内钉再复位手术方法治疗(改良复位组),男9例,女23例;年......

    作者:郑旭欣;徐胜余;陈瑞芝;俞鸣;黄敬成;姚卫兵;邱波 刊期: 2018-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