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骨伤》杂志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伤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骨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奖期刊,是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杂志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MEDLINE/PubMed)收录的中文版骨伤类医学期刊。同时,还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 《中国骨伤》1987年创刊,为月刊。《中国骨伤》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执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中国骨伤》主要报道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领域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国骨伤》刊登中国和国际的稿件,尤其重视刊登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专家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骨伤论坛、临床经验交流、文献综述、正骨手法介绍、学术讲座、科研思路和方法、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另外,还有读者来信、国内外骨伤科学术动态及医学书刊评价等文章。 《中国骨伤》杂志重视学术导向,及时反映和传授中、西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的新知识、新进展,以促进国内外骨伤科的学术交流。 读者对象为骨科、创伤、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教学工作者以及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果树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483/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48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中国骨伤杂志2016年第1期文章
  • 先天性双侧胸锁乳突肌挛缩1例报告

    患儿,男,10岁,因头部向左偏斜6年,双侧胸锁乳突肌挛缩1个月来我院就诊。6年前患儿家长发现其喜欢将头部偏向左侧,写字时明显,家长误以为是孩子的不良习惯,仅教育孩子改正。上小学后,头部偏斜减轻,但逐渐出现抬头困难,不能向两侧完全扭头,一直未去医院诊治。1个月前家长无意间发现患儿双侧颈部肌肉紧张明显,双侧面部轻度不对称,左面部稍小。患者既往婴儿期双侧颈部曾出现过硬结,随后逐渐消退。患儿足月顺产,臀位......

    作者:史小雷;李长胜;周昆鹏;杨晨;齐欣;李叔强 刊期: 2016- 01

  • 脊柱转移瘤脊髓压迫症的治疗进展

    癌症患者脊柱转移是造成脊髓硬膜外压迫的重要病源。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改善,脊柱转移瘤患者生存期提高,转移性脊髓硬膜外压迫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转移性硬膜外脊髓压迫当伴有脊柱不稳定时,可通过手术方式对脊髓周围进行减压,同时进行脊柱稳定性的重建。若肿瘤对放射线敏感而没有合并脊柱不稳定时,放疗是有效的治疗方式。目前,脊柱立体定向放疗、经皮微创技术如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射频消融术对于某......

    作者:刘耀升;何其臻;刘蜀彬;蒋伟刚;雷明星 刊期: 2016- 01

  • 骨细胞研究的新进展

    骨细胞是骨组织中含量为丰富、分布广泛且包埋在矿化骨基质中的细胞,其寿命可接近机体的寿命。骨细胞通过细胞质树突形成骨细胞和骨表面之间相互通信网络系统,对维持骨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骨细胞作为骨机械应力的直接感受器,不仅可以通过释放生物活性因子如PEG2、NO、ATP等以及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将机械应力信号转化为骨形成或骨吸收的生化信号,并且将这些生化信号传递到骨组织其他类......

    作者:王刚;陆超锋;李敏;应航;童培建 刊期: 2016- 01

  •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微动理念锻炼治疗肱骨干骨折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微动理念锻炼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64例,男28例,女36例;年龄22~67岁,平均38.1岁。按AO/OTA分型:A1型10例,A2型12例,A3型11例;B1型10例,B2型12例,B3型7例;C1型2例,C2型1例,C3型1例。整复后配合微动理念早期功能锻炼。患者均不合......

    作者:唐浩琛;向明;陈杭;胡晓川;杨国勇 刊期: 2016- 01

  • 桡骨远端骨折中西医论治的思考

    桡骨远端骨折是创伤骨科为常见的骨折之一,从中西医论治的角度,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谁占优势?骨折复位是手法闭合复位,还是手术切开复位?骨折固定是采用夹板外固定,还是钢板内固定?疗效的评价,影像学与腕关节功能孰重孰轻?诸如还有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尺骨茎突骨折的关注度?骨折术后桡骨有无短缩?治疗过程中医患双方的作用?等等问题,恐怕谁也不能单纯的用“是”与“否”来回答。综合考虑,建议遵循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

    作者:赵勇 刊期: 2016- 01

  • 病灶内切除与整块切除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Meta分析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较高质量的有关比较病灶内切除术和整块切除术对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功能康复结果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为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4年8期)、PubMed、Ovid、Elsevier、CNKI等数据库。检索从(1970-01-01/2013-01-01)年有......

    作者:尹振春;刘丙根;庞清江;陈先军;余霄 刊期: 2016- 01

  • 手法整复经皮克氏针结合石膏或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经皮克氏针合石膏或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可行性。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有住院、门诊复查完整记录的91例桡骨远端新鲜闭合性骨折患者分为3组。A组男20例,女13例,平均年龄(63.27±5.83)岁,采用手法整复单纯石膏或夹板固定术治疗;B组男23例,女12例,平均年龄(64.25±4.53)岁,采用手法整复经皮克氏针结合石膏或夹板固定术治疗;C组男15例,......

    作者:陈建良;张龙君;许勇;朱少兵;郑晓东 刊期: 2016- 01

  • 多层螺旋CT多层面重组定量评价Colles骨折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层面重组图像(MPR)定量评价Colles骨折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选取拍摄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并行MSCT扫描的Colles骨折患者36例,男11例,女25例;年龄35~72岁,平均(42.5±5.4)岁。均在外伤后2d内进行X线片和CT检查,检查图像均通过PACS局域网传送至工作站,根据X线正侧位片及MSCT-MPR图像分别......

    作者:陈久尊;林锋;周胜法;陈伟;万梦楠;何家维;郑显秋;代敏 刊期: 2016- 01

  • 闭合手法复位 U 形螺旋石膏功能位固定治疗Colles骨折

    目的:探讨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后U形螺旋石膏功能位固定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采用闭合手法复位U型螺旋石膏功能位固定47例Colles骨折患者,其中男12例,女35例;年龄8~72岁,平均54.8岁。伤后来院就诊时间40min~3d。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手法复位后采用U形螺旋石膏功能位固定,术后即可在健手牵引患侧拇指同时余四指伸曲功能握力练习。根据骨折愈合情......

    作者:苏建才 刊期: 2016- 01

  • 掌背侧不同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掌背侧不同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CBM,CNKI自1966年至2014年12月发表的掌背侧不同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的所有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提取资料,对能进行合并分析的研究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回顾性队列研究,分为......

    作者:李业成;张巍;刘守正;张成亮;王洪俊 刊期: 2016- 01